•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

    [ ]  视力保护色: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为进一步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贵州省民政厅政务微信、政务微博、门户网站(简称“两微一网”),隆重推出“学习时间”栏目。今天,“学习时间”栏目与您一起学习《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2015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习近平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习近平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2022年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2020年4月3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

——习近平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贵州山川秀丽,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使得贵州生态基础又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损害,而且损害后非常难以修复和恢复。这一状况决定了贵州在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方面难度更大,更是大意不得,更需谨慎小心。精心呵护、发展好贵州的生态优势,是你们发展上最重要的理念。

——习近平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扭转只要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经济增长数字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的做法。

——习近平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贵州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使贵州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贵州有良好的生态、清洁的环境,这是个很大的后发优势。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交通、信息制约已经大大减小,时空距离不再是太大的问题。选择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小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希望你们注意选择、择优发展。

——习近平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希望贵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习近平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2021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习近平2021年4月30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