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丹江村坐落于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南部,这座苗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犹如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丹江村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在地名文化、民族特色、乡村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等殊荣称号。
地名溯源,镌刻岁月记忆
丹江村,因小丹江而得名,寓意着建在丹江边上的村子,这一名字直观地体现了村落与河流的紧密联系。丹江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村民生活的命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据记载,1949年丹江村属朗洞区平阳乡,此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92年正式定名为平阳乡丹江村。这一演变过程,是丹江村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让人们得以从地名的更迭中,探寻其发展脉络。
民族风情,绽放独特魅力
丹江村居住着75%的清江苗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苗族同胞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节日是丹江村苗族文化的一大亮点,招龙节、祭桥节、吃新节、苗年节、游方节等众多节日,承载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节日,村民们身着盛装,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跳起欢快的芦笙舞,唱起悠扬的苗族古歌,热闹非凡。
苗族的建筑风格在丹江村也得到了完美展现,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些木质结构的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丹江村,苗族的传统手工艺也代代相传,银饰制作、刺绣、蜡染等工艺闻名遐迩。苗族银饰以其精美繁复的造型著称,是苗族文化的艺术瑰宝,每一件银饰都倾注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刺绣和蜡染作品则以细腻的针法、独特的图案,描绘出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美好愿景,极具艺术价值。
乡村善治,凝聚发展合力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丹江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丹江村扎实开展“榕易谈”文明实践活动,利用风雨桥、芦笙场等场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政策理论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鲜活生动的案例,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榕易谈”“院坝会”、电影放映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多元化志愿服务队伍,涵盖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关爱帮扶、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这些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活动,打扫卫生、照顾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为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丹江村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制度规范村民行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文旅融合,绘就振兴蓝图
丹江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丹江村紧紧抓住机遇,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打造特色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丹江村通过“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探索“新媒体 + N”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利用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宣传推介丹江村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提升丹江村的旅游品牌知名度。
随着“村超”的火爆出圈,丹江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村超”的流量优势,丹江村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以生态玻璃水体验为爆点,打造“世外桃源”主题休闲乡村,亲子苗寨、田园生活系列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创造奇迹——2024年蝉联同城榜冠军13天,累计浏览量突破3亿次,带动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25家民宿、16户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100名旅游从业人员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想。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丹江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留原生态的建筑、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丹江村不仅实现了经济增收,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古老的苗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