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贵州地名故事

贵州地名邀您“游村寨”——梯田环绕的云上村寨:红阳村

    [ ]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


黔山秀水间,藏着一幅幅“活”的村寨山水画,西江千户苗寨似星河如梦,肇兴侗寨唱响千年记忆,下司古镇诉说着商贾往事,青岩古镇飘溢着时光的味道,加榜梯田在云雾间农耕如诗……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写满诗与远方,每一缕炊烟都缠绕着人间烟火气。贵州民政政务新媒体邀您以脚步丈量特色村寨,共赴诗与远方,在如歌的夏日里游村寨,品地名,听故事。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游村寨”——梯田环绕的云上村寨:红阳村》

在台江县台拱街道的南郊,211国道如一条丝带蜿蜒而过,串联起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红阳村。这里距离县城17公里,聚落呈散状分布,原名红寨,“红阳”这一苗语译音,寓意着交向溪上游的寨子,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红阳村宛如一座天然的宝藏库,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村内有历史悠久的包利王、天生桥等景点,万亩草场、原始森林、红阳村寨自然风光更是令人陶醉。其中,红阳万亩草场作为南宫森林公园内的重要景区,延绵起伏,宛如绿色的海洋,素有“南国天山”之美称。这里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利王练马道遗址、包利王营盘遗址、包利哨等4处,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寨内,瀑布群如银练般飞泻而下,龙女塘、天龙塘、姜央谷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双龙嘴神秘悲壮,天生桥鬼斧神工,姜央石独具韵味,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红阳村凭借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近年来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紧扣“人才强基、文旅兴业”主线,大胆尝试“人才 + 文旅”的发展模式,为乡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红阳村独具匠心。“万亩草场星空露营基地”让游客在繁星下感受大自然的宁静;“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温馨舒适的栖息之所;“民俗研学基地”则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同时,红阳村积极利用数字赋能,激活发展新活力。设立“产业创新工作室”,实施“直播带货培育计划”,培育出一批红阳本土网红,引入百万粉丝,推动“农村 + 电商”双向赋能,打造出红阳“共享 + 共创”经济模式。线上销售农特产品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2024年,红阳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共接待游客6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77万元,村集体经济创收118.39万元,落实产业利益联结647户,实现分红10万元,成为台江新兴生态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红阳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顺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寨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贵州省森林村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红阳村发展的肯定,也是其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