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贵州地名故事

贵州地名邀您“游村寨”——“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下司古镇

    [ ]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


黔山秀水间,藏着一幅幅“活”的村寨山水画,西江千户苗寨似星河如梦,肇兴侗寨唱响千年记忆,下司古镇诉说着商贾往事,青岩古镇飘溢着时光的味道,加榜梯田在云雾间农耕如诗……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写满诗与远方,每一缕炊烟都缠绕着人间烟火气。贵州民政政务新媒体邀您以脚步丈量特色村寨,共赴诗与远方,在如歌的夏日里游村寨,品地名,听故事。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游村寨”——“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明、清属平定司辖地,后与铜鼓置联司,司治在今镇区上庄门,因地势比平定司、铜鼓寨低,故名。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清水江下司商埠开放,湖南、湖北、江西等水客云集而至,下司码头商业地位日渐显现。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贵州省商会下司分会,下司成为贵州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下司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繁荣的商业环境促进了文化的“百花齐放”和民族的“融合交流”。今天留下的徽派建筑、岭南建筑、江南庭院、西洋楼宇与鼓楼、花桥、吊脚楼等苗侗建筑交相辉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构成了多元文化包容贯通的和谐景象。现存的禹王宫(两湖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广东会馆、阳明书院、下司古码头等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文化特征鲜明、工艺精湛优美,在少数民族地区保存如此完整实属少有。

2013年,依托厚重的商埠文化、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为定位,抢救性保护和维修了一批古建筑、古桥台、古码头,对街区、村寨开展了综合环境整治,完善了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百年古镇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功举办多次全省性和全国性的龙舟大赛,建有贵州省龙舟训练基地,培养出众多优秀的龙舟队队员,多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并取得好成绩,是“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下司还有“贵州唯一、亚洲最好、世界一流”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和“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体育村”称号,被誉为“水上体育之乡”。同时享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世界名犬之乡”等美誉,于2017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司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镇“国家第十二批一村一品(蔬菜)示范镇”“省级园林城镇”“省级民族团结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