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辖自治县。位于省境西南部。东邻镇宁自治县,南连贞丰县, 西接晴隆、兴仁 2 县,北界六枝特区。面积 1468 平方千米。辖9镇1乡4街道,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县人民政府驻关索街道。“关岭”之名,因县境内关索岭而得名。相传三国蜀建兴年间,诸葛亮率军南征孟获,其部将关索驻此,遂将县城附近的山岭命名为“关索岭”。
秦为夜郎国地。汉为牂牁郡夜郎县地。唐置武侯县,属琰州。宋属普里部。元至正十一年(1351)属达安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改达安州为永宁州,属普定府。嘉靖十一年(1532)永宁州治徙关索岭。万历四年(1576)徙安南卫(今晴隆)。三十年改隶安顺军民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州治迁查城驿(今永宁)。1913 年废州改置永宁县。1914 年更名关岭县;于募役设募役分县,属黔西道。1916 年徙县治于募役司(今花江镇),募役分县迁永宁。1936 年省募役分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 年属兴仁专区。1950 年县人民政府迁关索镇。1952 年属兴义专区。1956 年划第四区(六马区)归镇宁县,改属安顺专区。1958 年撤县并入镇宁县。1961 年以原地复置关岭县。1970 年属安顺地区。1981 年改置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00年属地级安顺市。
关岭县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2℃,县境以山地为主,海拔370-1850米,打帮河、北盘江沿边界流过,谷深峡长。境内交通发达 ,高桥林立,沪昆高铁在关岭设站,G320国道、G60沪昆高速公路、水黄、关兴、六安(在建)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有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和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
坝陵河大桥
关岭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果树大瀑布部分区域在境内,有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安顺市关岭顶云经验纪念园、安顺市关岭木城丽水旅游景区等10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当地民族特色资源,如关岭苗族服饰、苗族芦笙舞等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依族《摩经》、木城布依族竹筒歌、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布依盘江小调、凡化“地戏”等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盛产中药民族药,境内中药民族药资源1600余种,列入国家药典药材300余种,民间用药1000余种,建成了药材集散中心、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有力促进关岭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黔药出山。关岭还有花江剪粉、关岭达尔粑、关岭牛肉、断桥糊辣椒等名优特产,远销全国各地。
关岭全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