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贵州地名故事

贵州地名故事· 七星关区——素有“乌蒙磅礴 三省红都”之美誉

    [ ]  视力保护色:

毕节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省境西北部,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七星关区得名于境内与娄山关、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历史名关的七星关。相传蜀汉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曾在此灯祭七星,遂得名七星关。

战国为夜郎国西北境。秦设汉阳县、置平夷邮亭,属蜀郡东南部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平夷县,属牂牁郡。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置平夷庲降都督府。晋建兴元年(313)置平夷郡,平夷县为郡治。东晋简文帝时改为平蛮郡、平蛮县。唐为比楼部地。总章三年(670)置禄州,五代废。宋为罗氏鬼国地。元初置平迟安德长官司,隶亦溪不薛宣慰司。大德七年(1303)隶顺元路军民宣慰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毕节卫。二十一年(1388)置层台卫、赤水卫(治所在今四川境)。二十七年废层台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毕节、赤水2卫,置毕节县,隶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划赤水河北岸地入四川永宁县(今叙永),析永宁县赤水河南岸地入毕节。八年改隶大定府。1913年属黔西道。1917年为黔西道驻地。1923年废道。1935年为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1949年为毕节专区驻地。1970年为毕节地区驻地。1993年12月撤毕节县置毕节市(县级)。2011年11月撤县级毕节市设立市辖七星关区,为地级毕节市驻地。

七星关历史文化厚重。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素有“磅礴乌蒙·三省红都”的美誉,有中华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等红色文化基因。境内有生机镇“绝壁天渠”、鸡鸣三省等旅游景点。

中华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

鸡鸣三省旅游景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