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州境东南部。“黎平”古称“里平”,系侗语音译,意为平坦的田坝。得名于元至治二年(1322)置上黎平长官司。
黎平县境,元至元二十年(1283)由古州八万洞军民总管府统之,属思州军民安抚司。至元二十一年(1284)设上里坪、潭溪、洪州泊里等处长官司。上里坪之名始于此。元至治二年(1322),以五开洞属靖州,五开之名始此。总管府废,改上里坪长官司为上黎平长官司治上里坪寨(今黎平寨)。明洪武三年(1370)置古州、潭溪、万平江、湖耳等蛮夷长官司,录思州宣慰司。十八年立五开卫,隶湖广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设黎平府,治今黎平寨。隶贵州布政司。宣德九年(1434)省新化府入黎平府。宣德十年(1435)徙黎平府治于五开卫城(今德凤镇)。正统七年(1442)置永从县(今永从)。清雍正五年(1727)废五开卫置开泰县,府县同城。宣统三年(1911)废开泰县。1913年废黎平府改置黎平县,属黔东道。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隶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撤销永从县。1949年属独山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
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黎平县有“曙光之城”、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的美誉。有98个中国传统村落。有地坪风雨桥、黎平会议会址、述洞独柱鼓楼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平会议会址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国防教育基地。翘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有侗族大歌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洪州琵琶歌、侗戏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老区和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