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在兴义纳具·和园康养小镇感受康养串联美好与期盼

    [ ]  视力保护色:


10月末,黔西南州兴义纳具·和园康养小镇森林边上的民宿里,一场聚会格外温暖——纳具·和园总经理朱盈盈与多位“康养客”围坐一起,就着热腾的贞丰绿茶,送别即将返程的退役军人李志权,开启漫谈。


“纳具·和园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康养不仅是山水的滋养,更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连接。”朱盈盈打开话匣子,引起共鸣。

今年8月,首次踏足黔西南的李志权,被纳具·和园10公里康养步道、69栋布依族特色民宿以及民族医药体验吸引,当即订下了三个月的旅居套餐。他赞叹纳具·和园风景如画,欣赏其将乡愁记忆与暖心服务巧妙融入居住、旅游与文化,不舍在此结交的新友陈跃林,回忆结伴乐游黔西南、共话养生,重焕青春活力的点滴。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旅居,这样的养老让我更年轻了!明年我要带更多朋友一起来!”李志权笑着说,纳具·和园将自己年轻时抹不去的美好记忆再次唤醒,让自己找到宁静。


李志权、陈跃林在纳具·和园康养小镇打大成拳(图/钱星星)

在他身边湖南人陈跃林不时接过话头,谈笑间两人走出民宿,在田园打起大成拳。退休后,陈跃林带着大成拳的传承使命,希望寻找到一个能静心、能做事的好地方,纳具·和园的“中医康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的服务模式,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

就比李志权早到了几天,陈跃林作为纳具·和园“主理人计划”的首批参与者,在森林步道下的民宿里安顿下来,策划并实践“非遗+康养”的主题活动与公益课堂。一招一式间,他教游客们以拳养气、以静养心,为纳具·和园吸引了一批“养生粉”。

“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来到纳具的人,咱们共好。”陈跃林说,是奇山秀水养心、厚重文化养神、健康运动养身、丰富药食养生把留下来,决心让纳具·和园成为更多人事业与养老合一的“心灵驿站”。

8月抵达后,朱盈盈摸清纳具·和园,熟悉前来的顾客的需求和习惯,便架起手机支架,通过直播带着观众逛森林步道、尝布依族五色饭、体验非遗课堂,让纳具·和园的烟火气飘向了远方。

“让更多人‘看见纳具·和园,也看见自己和别人’,离不开优质服务和康养产品‘打底’,也需要抱团发力让独特场景‘引流’。”朱盈盈笑言,自己这段从北京回到贵州再到兴义的成长之旅,也是“离家-回家”的旅程。随着直播间涌入的“云住民”越来越多,她发起了“主理人”招募计划,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到来,在纳具·和园慢生活中,从“体验者”变为“共建者”,共探活力康养答案。

管理和服务中,朱盈盈长时间观察往来的顾客,见证了太多的故事,一同享受他们带来的康养认知和体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我希望大家来到纳具·和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事情,好在我们遇到了很多愿意在此实践的人。”话语间,她又朝向了从内蒙古前来的张子岳、乔增阳两位“主理人”。

“我们已在纳具·和园住了一个多月,这里的‘慢生活’里藏着治愈力,慢下来,才能真正看见自己和彼此。”张子岳笑着说。


纳具·和园康养小镇的民宿小楼(图/钱星星)

两人专注康养的追寻之旅因朱盈盈的直播在纳具·和园停留,从与自然相处、与陌生人深度对话,到开设平台记录纳具·和园具有生活感、真实性的日夜,在慢下来的间隙中思考存在与价值,再到参与运营,他们希望能在此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场域:吸引更多人到来享受慢生活,掌握时间与节奏,重建和感受与周围的连接。

“正是这种‘被看见,也看见自己’的感受,让来到这里的人彼此互相照见,也更深刻地感受康养。”朱盈盈盼望,能和更多人在纳具·和园的实践中守护每一份在此生长的期盼。

作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纳具·和园不断“长”出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提供医疗康复、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等康养服务,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截至9月初,游客总量已超30万人次,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这背后,是黔西南州作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构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食品药品、医疗保健”康养业态,建成森林康养基地总面积超9千公顷,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9个,森林康养人家30家,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世界康养旅游示范城市”等金字招牌,助力黔西南推动康养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


在纳具·和园交会的这群人,如老朋友般分享认知和体验,将康养拆解为多维度的生活实践,碰撞“退而不休”“寻找新生”“活力康养”的鲜活图景,因康养而自然流淌的美好与期盼,让大家紧密相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 xxzx@mzt.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