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铜仁市德江县:“小改造”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 ]  视力保护色:

近日,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五龙村村民朱管银家中新改造的无障碍卫生间正式投入使用,这桩喜事解决了她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


因为下肢行动不便,朱管银以往如厕、洗澡都离不开家人协助。如今,通过乡政府对家里厕所的无障碍改造,她实现了生活自理。


这一变化,源于楠杆乡党委、政府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近年来,楠杆乡注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通过精准识别、资源整合与个性化服务,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楠杆乡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细致排查,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


精准摸排,确保政策惠及“关键处”

朱管银的困境,并非个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精准滴灌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体?楠杆乡的答案是:走下去,听进去。


为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楠杆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细致排查,动态掌握乡镇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在了解到朱管银的具体困境后,乡公共事务办迅速将其纳入本年度改造计划,并联合县残联等有关部门进行入户勘察,科学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


“我们根据每位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居住环境和个人习惯,量身定制改造内容。”楠杆乡副乡长张钊介绍,“例如,针对肢体残疾人,重点进行坡道改造、卫浴设施升级和安全扶手安装;针对视力残疾人,则可能安装语音提示器等智能辅助设备。”


工作人员在群众庭院危险处安装安全护栏。


资源整合,实现群众改造“零负担”

“政府没让我们花一分钱。”朱管银的这句感慨,道出了楠杆乡此项工作的核心承诺之一。


面对资金压力,楠杆乡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并落实地方配套,确保改造工程不让群众花一分钱。据了解,今年县残联对楠杆乡该项目的资金投入达9.8万元,全部用于28户残疾人家庭的个性化改造。


金盆村村民杨胜香是受益者之一。看着家门口新安装的安全护栏,她激动地说:“一直就想安个栏杆,方便在外面活动,但经济困难。感谢党的好政策,帮我们免费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村民杨胜香家新安装的安全护栏。


成效显著,“暖心工程”亦是“信心工程”

家庭无障碍改造看似是硬件设施的提升,实则深刻影响着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朱管银表示,现在能独立完成如厕、洗澡,减轻了家人的负担,感觉生活有了动力。


无障碍改造,其意义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改善。对于朱管银和杨胜香们而言,一扇门的拓宽、一道栏杆的安装,不仅消除了行动上的障碍,更重建了他们融入社会、自信生活的“信心”。


楠杆乡乡长吴高鹏表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不仅是改善民生的“暖心工程”,更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的“信心工程”。下一步,楠杆乡将继续完善无障碍改造工作,不断拓展内容和覆盖面,同时积极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有爱无碍”的理念在基层深深扎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 xxzx@mzt.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