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为切实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兴发乡、平山镇、松林坡乡部分村为试点,探索“宴席互办”自助餐模式,通过“党委、政府引领+红白理事会操办+三支队伍互助”等多元协同,积极推广“宴席互办”机制,有效降低群众餐饮支出,引导群众办理白事时长一般为3天,群众礼金控制在100元以内,近亲属礼金控制在200元以内,引领白事移风易俗新风向。
坚持党委、政府引领基层自治。赫章县指导各村不断优化村规民约,提升其合规性和执行力。村“两委”在结合本村实际基础上,拟定草案,由本村党员、群众代表等商议讨论,同时听取多方意见后修订完善,报请乡司法所做好合法性审核把关,再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完善,经村民大会审议表决通过,报乡党委、政府备案把关,村级公布等程序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等重点问题纳入村规民约,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村规民约作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
坚持红白理事会引办帮办白事。赫章县兴发乡兴发村、平山镇中寨村、松林坡乡钱家寨村等在村“两委”领导下,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会长、村“两委”委员、村民组长、厨师、管事、“两代表一委员”、致富带头人、村头寨老等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一方面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引导群众规范办理红白事务,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规范人情往来,推动婚丧习俗改革。另一方面通过“互帮互助”模式帮助群众办理红白事,共同研究菜谱、办事时长、办事规模等内容。如,推广“宴席互办”自助餐模式、大锅菜自助餐模式(将肉、蔬菜、土豆、豆腐混成一锅),适量烹饪,按量取餐,减少食材浪费。相较于原来桌餐,群众办理白事餐饮成本下降20%,菜品剩余量从20%减少至5%。堂祭正餐取消猪肘子、全鸡等浪费较大的食材,每桌菜保持12~13个菜品,有效控制每桌菜品综合价格不高于150元。取消猪羊祭、包包烟、大型殡葬用品等浪费较大的事项,为群众办理白事节约1万~2万元,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坚持三支队伍互助引导移风易俗。制定《赫章县白事从业人员移风易俗培训工作机制》和《赫章县“白事”从业人员教育管理指导意见》,对全县白事从业人员(先生队伍、厨师队伍、管事队伍)进行摸排、建立台账,将“三支队伍”纳入基层自治管理并开展教育培训,已完成白事从业人员培训6254人次。把三支队伍纳入村级红白理事会成员,引导他们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办事员和宣传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办理白事。通过村级大喇叭、张贴和发放《推进移风易俗深化殡葬改革倡议书》15000余份,围绕丧事简办、生态安葬等重点内容不断强化宣传。采取土包坟、毛石坟、小型碑石坟等简易方式在公墓和历史埋葬点进行安葬,有效降低丧葬成本。引导群众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