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事大操大办、人情礼金攀升、宴席攀比成风,曾是乡村治理中的“面子难题”。而在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合约食堂”的推行正让这些问题悄然改观。该村盘活闲置资产打造的“合约食堂”,不仅成了基层治理标杆,让群众省心省钱,更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绘就“村美、人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图景。
走进簸箕坝村“合约食堂”,干净清爽的环境中,桌椅规整排列。村民刘斌近日在此举办婚宴,乡亲邻里前来祝贺,现场笑声不断,厨房内香气四溢。“既方便又节约成本,虽无奢华装饰,但邻里帮助与祝福满是温馨。”刘斌的话语道出了选择“合约食堂”的缘由。
据簸箕坝村村委会副主任刘素介绍,如今村里喜事基本都在“合约食堂”操办,“一家有事,家家聚拢,既增凝聚力,又遏制奢靡攀比风气”。这间食堂由闲置校舍改造,承办婚丧嫁娶酒席时,规模控制在50桌内,每桌花费不超280元,还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酒席不办”。
“在家办酒要搭棚、租工具,这里办只需1500元,宽敞又划算,能省几千元。”村民仇志银算了笔经济账。同时,“合约食堂”也解决了以往办酒随意搭棚占路致交通拥堵、垃圾乱丢弃的问题。刘斌对此深有体会:“以前在家办酒占马路,不便颇多,现在食堂设施齐全,提供了大便利。”
2024年,大坝镇汇聚党员群众、人大代表等多方智慧,通过“政府补助+企业赞助+社会捐助+村民自助”机制建起“合约食堂”,由村级红白理事会管理,明确管理员、安全员等职责,保障规范持久运行。“创办不搞一刀切,选址、装修、管理都倾听群众意见,这样群众才愿用、愿管护。”刘素说。
运营中,簸箕坝村还将移风易俗条款纳入“文明积分”,群众在“合约食堂”办宴席“净美农家”“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积分家庭可优先用食堂,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今年已评48户净美农家示范户,积分兑换折合3.6万元,12名志愿者参与宴席服务、环境整治。”刘素介绍。
自“合约食堂”建成,村里办酒场数逐年减少。截至2024年9月,累计操办红白喜事8场,勾勒出乡风文明新图景。大坝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人高茂宇表示,接下来将把文明新风融入“合约食堂”各环节,因地制宜谋划集体婚礼、寿宴等活动,深化场景应用,将其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文明枢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