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黔西南州多维聚力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

    [ ]  视力保护色:

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工作思路,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持续夯实基本生活救助,优化政策供给,筑牢生活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开展精准排查,把准救助进出关口

以低收入人口识别认定和核查为契机,对所有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移民、城镇困难职工、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家庭、新申请家庭、近一年退出低保的原保障对象、近一年申请低保未获确认的家庭、近年有社会救助信访诉求的家庭等在册低保对象和潜在救助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应退则退”,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排查9万余户困难家庭。

聚焦兜底保障,实现救助水平提高

紧紧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社会救助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权责清晰、扩围增效,继续分区域划档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应退尽退”。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为792元/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7224元/年,城乡低保分别同比增加3%和6%,有力推动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2025年以来,全州共保障低保人员19.35万人,特困供养人员9345人,发放低保金5.56亿元,特困供养金9089.2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908人,发放救助金1226.99万元。

强化数据比对,推进救助质效提升

以“政策找人”为风向标,强化数据分析比对,采取“防错”与“防漏”双向核查机制,将低收入人口数据与乡村振兴、教育、人社、卫健、医保、应急、残联等部门掌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业人员、重病患者、职业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患者、重灾人员、重度残疾人等数据定期共享比对监测,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做到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2025年以来,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共预警信息4142条,已全部处置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