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一餐热饭里的民生温度——石阡社区小食堂“烹”出老年服务大文章

    [ ]  视力保护色:


8月17日中午11点半,石阡县汤山街道城北社区廉租房32栋一楼饭菜飘香。不锈钢餐盘盖被负责人曹露露一一揭开,老人们笑语盈盈,三五成群落座于防滑地板上的适老化桌椅间。这家设置50个座位的老年食堂,用一餐饭的暖意,悄然化解了社区深处“吃饭难”的暮年之忧。


城北社区常住人口逾13650人,户籍人口却不足4000,其特殊之处在于汇聚了来自全县19个乡镇进城务工、陪读的流动人群。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柳坦言:“我们这里缺少老年活动场所,食堂开饭时就成了老人聚集地,防火防诈、防孩子溺水这些事,也趁此时机讲给他们听。”


石阡汤山街道城北社区群众在老年食堂排队用餐。


暖心食堂每一餐饭都藏着科学和心意。五菜一汤的菜单日日更新,低盐、低脂、高纤维的搭配背后,是软糯主食、优质蛋白和新鲜果蔬的讲究。90岁高龄的朱恩香由儿媳携来用餐,老人餐食免费,儿媳每餐9.9元。“两荤两素加凉菜汤水,还有稀饭玉米,吃得饱也吃得好。”老人朴实话语中满是满足。


温情不仅见于餐盘,更延伸至门槛之外。61岁的独居老人杨沛华行动不便,儿子离世后,社区为他申办了低保和特困供养,食堂的饭菜每日由社区工作者风雨无阻送上门。“从前要麻烦邻居带饭,如今饭菜送到手边暖到心坎。”何柳说,只要一个电话,食堂的关怀就能穿过窄巷抵达孤老门前。


在社区污水管网改造点务工的方门全今年也是61岁,他放下手中餐盘感慨:“以前蹲在树荫下对付盒饭,现在六块钱热饭热菜暖胃又暖心。”价目表写满关怀:90岁以上免费,80至90岁5元,60至80岁6元,普通人群9.9元——小小饭票日售150余张,是信任也是托付。


石阡汤山街道城北社区“老年食堂”开餐时的热闹场景。


低价运营背后的压力却也真实存在。食堂聘有3个员工,每月仅工资就要拨付6800元。县民政局虽曾投入15万元装修及3万元运营补贴,但开业三个月以来,“收支平衡仍是道难题”。何柳话语却透着坚定:“这是服务群众的民生项目,我们没想过放弃。但也希望能争取到更多民生项目和社会支持,让食堂饭菜长久飘香。”


饭菜升腾的热气里,老人们的家长里短交织成一片,食堂俨然成为情感归宿的“第二个家”。近年来,石阡县持续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助餐服务、养老站点、居家网络建设齐头并进。当一勺热汤、一餐热饭端至老人面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朴素愿景,便在这方寸餐桌间升腾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暖流。




记者手记:一餐热饭,何以长暖?


石阡汤山街道城北社区老年食堂每日饭菜升腾的热气里,升腾的远不止是食物的暖意。面对社区特殊的人口结构——户籍不足4000却容纳了来自全县19个乡镇的流动人群,这方寸空间悄然成为破解“暮年之忧”的温情锚点。


当老人们笑语盈盈落座于适老桌椅间,当五菜一汤里藏着科学心意,当风雨无阻的送餐脚步叩响独居老人的门扉,当6块钱的热菜热饭抚慰了务工者的辛劳……每一幕都无声刻写着“老有所依”朴素承诺的落地印记。


然而,温情背后,运营压力却也真实存在。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柳那句“这是民生项目,我们没想过放弃”的坚定,是初心,更是责任。要让这暖心灯火长明,探索可持续路径尤为关键:


——多元投入是根基。在争取上级民生项目资金持续支持的同时,可探索引入公益慈善力量、设立社区微基金,或寻求本地爱心企业定向帮扶,形成“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运营方担一点、受益者付一点”的良性机制。


——精细运营降成本。在保障餐食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食材采购链、科学配餐减少浪费、探索“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等模式,控制运营成本。可考虑招募低龄健康老人作为志愿者参与辅助服务,既降低人力支出,又促进社区互助。


——拓展功能增活力。将食堂空间巧妙拓展和利用,打造为集助餐、健康咨询、文娱活动、政策宣讲于一体的微型养老服务站,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吸引力,亦可适当引入符合老人需求的低偿服务项目反哺食堂运营。


小小食堂的灯火,映照出基层治理的用心与韧性。它不仅是解决“吃饭难”的场所,更是情感联结的“第二个家”。让这份暖意持续流淌,既需基层的坚守与智慧,更需社会合力的托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