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贵州盘州市“农家说事小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一个小院子能议全村事

    [ ]  视力保护色:

一场院坝会,聚拢一群人,解决一筐事,筑起一个和美乡村梦。丹霞镇黄泥田村通过“农家说事小院”,议定由村民投工投劳修缮2条通组公路;柏果镇红旗社区“农家说事小院”动员79名村民为受伤村民无偿献血;竹海镇上坎者村依托“农家说事小院”,成功调解11起邻里经济纠纷……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农家小院从昔日的“闲谈角落”,蝶变为今日的“议事平台”。

近年来,盘州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以“农家说事小院”为载体,搭建群众“说事”平台,创新“说事”方式,规范“办事”流程,聚焦村级发展大事、基层党建要事、乡风文明好事、影响和谐难事、解难帮困急事,全面破解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村村“有地说事、有人理事、有效成事”,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搭好“小院子”,打造说事“赶集场”

          每到彝族火把节前,柏果镇红旗社区的村民便围坐在农家小院里,你一言我一语,共商节日盛事。

       “为了让彝族火把节办得更安全、更精彩、更有味儿,乡亲们共商共议,为我们打响‘吃火、玩火、红火’的火把节品牌提供了宝贵思路。”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定方说。

在赵定方看来,一个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场所,是群众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关键。“我们选了村里3处宽敞、集中的院落作为固定说事点,每月定期开展两次集中说事、一次上门听事,确保群众声音传得进、听得见、落得实。”

         赵定方介绍,红旗社区组建了12人的“说事队”和34人的“听事队”,成员涵盖“两代表一委员”、寨老、村干部、联户长等。2024年以来,已开展“小院说事”12场,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群众关切的难题,打通了民意表达的“最后一米”。

      “现在社区里有地方说事,干部会上门听事,烦心事有人管,揪心事有人理,这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平台!”红旗社区村民李小高由衷赞叹。

盘州市坚持“因地制宜、便民利民、不增负担”的原则,因“需”设“点”,随“需”建“院”。依托村组网格、农户院坝、活动广场等群众日常聚集地,科学布设“农家说事小院”937个。

驻村干部、村“两委”、党员骨干通过上门“听事”、田间“摆龙门阵”、微信群线上“说事”等多种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一收集、逐一化解,真正把“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建强“说事队”,为民服务“有帮手”

       “都是同龄人,为什么领到手的低保金不一样呢?”“黄阿姨,低保核算我们是按照标准公开计算的,每家实际情况不同,低保的发放金额也会有区别……”听了“听事队”成员林凤琴的解释后,村民黄菊书舒心了。

在坪地乡营上村,“听事领导小组”与“说事领导小组”双轮驱动。前者由寨老、离任老干部、党员、联户长组成,深入农户摸需求、宣政策、化矛盾、送温暖;后者则引导群众议发展、谋振兴,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

      “以前大家各忙各的,现在聚在一起,不仅能说说心里话,还能一起为村子发展出主意、办实事。”在竹海镇色绿村,一支由女村干部牵头组建的“娘子军”将8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的20多名留守妇女聚集起来,活跃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服务一线,以巾帼之力激发乡村活力。

盘州市围绕“五说”(说发展大事、党建要事、文明好事、和谐难事、惠民实事),从村“两委”、驻村干部、网格员及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寨老中遴选人才,组建“听事队”,选聘“说事长”,定期邀请村干部参与议事,组织群众走进小院“说事论理”。

截至目前,盘州储备“听事队”491支2461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00余个。如今,一支支“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畅通了群众“说心声、吐怨气”的渠道,也“说”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说”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办好“群众事”,齐绘和美“同心圆”

       “小院虽小,却能议大事。”5月底的一天,营上村召开说事会,就“将村集体积累136.4万元入股瑞成精神病院,三年按5%、6%、7%比例分红”一事广泛征求意见。25名村民踊跃发言,村“两委”汇总后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当年即实现分红6.82万元,群众笑在脸上,暖在心里。

柏果镇红旗社区居民瞿冬琴不幸遭遇严重车祸,急需用血。“听事队”入户了解后,村委迅速联动市相关部门开展献血活动,并发起捐款,筹集善款7.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位于哒啦仙谷旅游景区核心区域的岩脚居委会,把游客请进“农家说事小院”,让“两代表一委员”、街道干部、驻村干部齐上阵,当起了“民声接收员”。不谈成绩谈问题,不讲客套讲实情,小院成了居民和游客的“连心桥”。

有游客反映“民宿边猪圈味儿有点冲”,“听事队”成员黄留粉当场回应:“阿姨您放心,我们马上动员户主勤打扫、多消杀!”一句话,让游客频频点头。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直达景区的公交车较少”“缺乏稍大型的购物场所”等问题,居委会也表示将一一解决。大家听了,心里踏实了。

双凤镇大海村将移风易俗宣传与群众议事深度融合,每月20日的说事日,村干部、“说事长”与村民围坐一堂,围绕家风教育、尊老爱幼、抵制高价彩礼和滥办酒席等话题展开讨论,形成文明公约。在红白理事会配合下,村里已实现除婚丧外“余事不办”,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如今,村里滥办酒席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就连红白事的办理时间也缩短了。一年下来,能节省不少开支,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了。”村干部陈银河说。

为防止“说而不议、议而不办、办而不结、结而无效”,各村(社区)建立“说、议、办、督、评”五步闭环机制,全过程接受群众、村务监督委员会及乡镇监督。截至目前,收集群众满意度评价310次,群众满意率达九成九。

       “农家说事小院”让民意零距离、干群一条心,真正实现了群众的事“自己商量着办、自己组织着干、自己监督着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