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贵州思南:“以院养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  视力保护色: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吴官海 高腾伟)夕阳无限美,晚晴日子甜。在铜仁市思南县思林乡敬老院花园里,老人们有说有笑地围坐一起,或四人一桌扑克游戏,或两人一组下象棋,或列队康复运动……幸福场景随处可见,不时传来老人们爽朗的笑声。

农村养老服务,惠民生,暖民心。近年来,思南县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在养老保障、医养结合、院办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兜牢、兜住、兜准农村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切实办好助老、养老民生实事,让农村特困、失能及社会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兜牢保障 夯实农村养老供给

“护理员太好了,无微不至地照顾跟自家人一样亲,在这里生活很幸福。”90多岁的陈时珍是思林乡里的特困老人,由于子女缺乏赡养能力进入敬老院。入住敬老院后,护理人员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倍感关爱和陪伴。陈时珍老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思南县完善的特困老年人政府兜底性服务供给机制。

农村特困人员养老,必须采取兜底措施。思南县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优先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承担接收农村五保人员、“三无”人员、家庭无力照管的老人,着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2014年12月,思林乡敬老院正式开院投用,先后投入了80余万元资金,敬老院从最初的管理型养老机构变成如今服务型养老机构。目前,敬老院已经容纳有60余名院民入住。

因人施策,建立“一人一档”分类管理。思林乡敬老院按照特困人员评定标准,开展思想动员、体格检查、心理评估,根据每个人情况建立好“一人一档”护理档案,对院民全方位管理。同时按照“一对一”互助模式进行院民分配,促进院民互帮互助,增进院民之间感情,尊重和呵护他们的情感需求。

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家一般的温暖,敬老院推出多项贴心服务:精心设计每日食谱,打造县级“营养健康食堂”;不定期组织院民回村探亲,走访邻里乡亲;常态化组织唱歌、跳花灯、滚铁圈、打陀螺、开展网络直播等文娱活动,丰富院民精神文化生活……

“入住敬老院已经十年了,在敬老院这段日子,我过得非常开心舒心。有各种文体活动,我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各方面都很好,这里像家一样温暖,非常幸福。”陈时珍老人笑着说。

医养结合 发挥集中照护优势

每天上午八点,护理员杨旭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她给老人们喂食喂饭、洗脸翻身,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各个房间之间她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中透着温暖。在思林乡敬老院,哪些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哪些需要定时服药,哪些帮助老人需要擦浴、协助翻身,杨旭都一一记在心里。

“医养结合就是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护、精神慰藉的基础上,延伸开展疾病诊治、护理服务与健康检查等服务。”杨芳介绍,为解决养老机构看不了病、医疗机构养不了老问题,思林乡敬老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拓展急诊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监测、长期照料等康养服务。

把名医门诊搬进敬老院,为农村高龄、失能、失智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医学护理与生活照料。在思林乡敬老院,在乡党委、政府统筹下,乡卫生院每日安排专业医生坐诊,为敬老院老人提供常见病诊疗、日常巡视、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每天不定时巡查,密切观察院民身体状态,老人们一旦身体不适,10分钟就能运送就医。”杨芳表示,敬老院还推行医护人员与护理人员24小时AB岗,2小时一巡查,随时监测院民老人的健康状态,实现医养无缝对接。

“医疗服务始终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痛点,我们着力建设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公办养老机构,通过资源协同提升农村养老生活质量。”思林乡人大主席杨再军介绍说,“医养无缝连接,既让老人免受养老院与医院往返看病奔波之苦,又一定程度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高度集中困扰。”

院办经济 以院养院增强活力

“参加劳动不但能强健身体,而且能领取积分兑换礼品,活不多但很有意义。”在思林乡敬老院养殖区,田庆福老人正兴致勃勃地搅拌饲草给牛喂食。

在思林乡敬老院,老人们有活儿干。“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乐意行动起来,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职工带领老人们积极参与庭院种植、手工艺品制作,既丰富了日常生活,又能为敬老院创收。”杨芳介绍。

“农村养老和城市养老大有不同,老人们闲不下来,手上得有活干是农村老人最大特点。”思林乡敬老院探索创办院办经济,打造敬老工坊品牌,鼓励院民参与院办经济以及建设基础设施劳动,推动院民劳动补贴养老,激发以院养院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思林乡敬老院先后开垦荒地40余亩,种植玉米、红薯、辣椒等常规蔬菜作物,发展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业,院办经济年产值已突破10万元。

制定院办经济积分奖励机制,搭建长者发挥余热的“共享平台”。参与劳动院民按照1个积分1元钱在进行兑换物品,既能发挥老人的余热,又能增加老人的获得感。“院办经济积分,参与种植家庭农场、手工艺制作,老人只要参与劳动就可积分兑换饮用品、生活用品等礼品,不仅激发了老人的参与热情,也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找到了实现价值的方式。”杨芳说。

“院办经济不仅增加自身‘造血’功能,节省财政开支投入,还能调动老年人参与院方管理,是探索以院养院高质量养老的新路径。”杨再军说。未来,思林乡敬老院还将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资产、土地资源,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院办经济,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