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干井村谱写“三部曲” 奏响乡风文明“交响乐”

    [ ]  视力保护色:

干井村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有502户、1872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7% 。自2021年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干井村作为南明区农村“五治”试点村寨,通过谱写党建示范“奏鸣曲”、村规民约“进行曲”、村民议事“协奏曲”,奏响了乡风文明“交响乐”。

谱写“奏鸣曲”:党建示范引领,激发乡风文明动能

一是党建引领,抓好队伍建设。干井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强基础,抓好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两支队伍,用好53名党员力量,在乡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党员参与,建立“红色网格”。以骨干党员为核心建立网格,全村502户1864人划分为5个网格,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村民矛盾纠纷化解,带领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好乡村振兴道路。三是先锋示范,推进乡村建设。党员响应号召走在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朱时金在农村“五治”中,积极开展庭院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朱玉平在苗木花卉种植业辛勤耕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谱写“进行曲”:聚力村规民约,筑牢乡风文明之基

    一是抓好正反典型,落实红黑榜管理。将《村规民约》列入村日常管理和建设重要内容,根据村规民约精神,提炼出“红九条”和“黑九条”,对符合“红九条”的正面典型予以公示并计正分;触发“黑九条”的负面典型进行曝光并计负分。每季度进行一次总分评比,通过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或扣除村组经济待遇,推动村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积极参加到农村“五治”、改善乡村风貌等活动中,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文明生活习惯逐渐养成。二是抓好“五治”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治理。村规民约在农村“五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治房”方面,“房地一体”确权摸底总计757户,完成信息核实协议签订509户,完成公示102户;“治水”方面,农村饮用水普及率100%,完成水塘治理,无黑臭水体,污水沟渠盖板共380米;“治垃圾”方面,累计发放干湿分类垃圾桶150组300个,设立垃圾收集点12个,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90%;“治厕”方面,37户改厕户已开工28户,完工12户;“治风”方面,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村民朋友利用抖音等平台直播自编自演的快板、山歌等,用丰富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在村民中不断聚集正能量。

谱写“协奏曲”:协同多方力量,厚培乡风文明力量

一是实施议事协商,实现民主管理。建立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健全完善议事协商制度,开展议事协商活动。由村党组织领导,每月召开的村民议事会,邀请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户代表到场,做到“五参加”。“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机制为抓手,对商议事项实施公开议、公开评、公开表决、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做到“五公开”,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干井村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打消了村民群众顾虑,推动农村“五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二是引入社工队伍,注入治理活力。干井村成立全市首家农村“五治”社会工作室,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专业优势。通过建立“政社+”联动机制,引进专业社工深入农户家中,做农村“五治”政策宣传者、专业服务策划者、群众思想疏通者。向村民发放“两书”,建立健全“一约一会”,规范酒席操办,确保三个“100%”落实到位,全村张贴横幅50余条、宣传海报250余张,喷绘标语15条,大力展示新时代乡村风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