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织密兜底保障网 防止困难群众返贫

    [ ]  视力保护色:

安顺市不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强化“三瞄准”工作措施,织密兜底保障网,有效防止困难群众返贫。

瞄准兜底保障对象,开展低保核查,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实施精准救助。

以低保年度核查为基础,低保动态核查为补充,定期开展对低保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人口开展入户核查,坚持以家庭收入作为纳入或退出低保保障范围的核心依据,及时将符合“兜底”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落实“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瞄准重点人群,开展线上信息比对,线下动态核查,动态消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

民政、扶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应急管理、残联等部门按月动态开展数据比对,动态开展核查,按照救助认定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动态消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对不符合条件的标注原因,建立台账进行监测。在今年低保年度核查工作中组织核查建档立卡脱贫户收入低于6000元以下人口(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收入低于6000元以下人口(含边缘易致贫户人口);核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渔民人员;核查建档立卡人口单次医疗自付费用4000 元以上及非建档立卡农户人口单次医疗自付费用 10000 元以上人员;核查因灾、因疫情、因意外事故人口,核查重度残疾人员。

瞄准特殊困难人群、抓好专项救助政策落实,织牢社会救助安全网

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织牢社会救助安全网。将特困人员纳入救助供养保障范围,实行专项保障,确保特困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人口、易返贫对象等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防止返贫致贫。目前,全市共有特困供养人员4000余人。

下一步,安顺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着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努力打造统筹衔接、兜底有力的多层次综合社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将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作为2021年深化改重点工作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我市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网络,设置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加强社会救助信息需求收集、发现,及时主动实施救助,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消除救助盲区。打造多层次综合社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继续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对困难群众对象按困难原因、信息进行分类建档,由相关行业帮扶单位进行相应的对口帮扶,致贫原因为多样的,由对应行业帮扶单位同时帮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