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只要扫个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就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建议反映给“寨管家”。这是日前动静记者在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采访时看见的。
“有些村民有什么矛盾纠纷,或者对村里的建设有什么建议,包括对我们村干部有什么想法,有时候不好当面说,就可以通过我们村创办的'寨管家'这个平台来和我们进行沟通。”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献介绍说。
石家寨村位于西河镇西部,距离湄潭县城68公里,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
2019年4月,西河镇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将全镇52个村民组划分成70个寨子,探索推行“寨管家”基层微治理模式。
“寨管家”的组成模式是:“3+N”。“3”指镇党委指派1名镇干部担任“指导员”,村支两委选派1名村干部担任“包保员”,寨子推选1名寨长担任“管理员”;“N”指保洁员、管水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大事党管家,小事寨管家。”西河镇下派到家寨村的指导员王锟说。
今年58岁的石继兴曾经在石家寨村红旗组当过13年的组长,2019年石家寨村探索出“寨管家”模式后,石继兴就担任了村里的调解员,凭借当组长时练就的与村民打交道的本领,石继兴成功化解了村里的几起纠纷。“寨管家就是要磨破嘴皮子,讲道理,只要把道理明白了,他们心里想通了 ,问题就解决了”石继兴说。
2019年石家寨村被评定为3A级传统村落景区,但乱丢垃圾的现象特别严重,村里为此专门请了保洁员,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按原来的村规民约处理只有进行处罚违约金,但有村民提出了村规民约在法律上并没有权力设定行政处罚,属于违法行为。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将卫生整治的方式转变村民习惯,石家寨改变了处理方式,即由“寨管家”和村民相互之间进行监督。比如该村刘姓村民靠河边居住,垃圾习惯性地扔到河里,通过“寨管家”进行思想沟通,对其进行卫生讲解,刘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以后一定要搞好环境卫生。
如今的石家寨村,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更和谐了,产业更兴旺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2020年,石家寨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寨管家”是我们在党的指导下,开展的基层微治理模式。脱贫攻坚结束后,假如干部撤走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这是面临的问题,在西河,我们找到了答案,通过“寨管家”,将党的政策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湄潭县民政局局长周天华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