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安顺市大坝村:昔日烂房烂瓦 如今别墅成排

    [ ]  视力保护色:

8月14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一排排别墅式的楼房鳞次栉比,村里道路干静清爽,前来避暑的游客三三两两悠闲地散步。

但曾经的大坝村是贵州省二类贫困村,经济落后、环境闭塞、交通不便、严重缺水。正如民谣中所说,“大坝大坝,烂房烂瓦烂坝坝,小伙难娶,姑娘远嫁”,村民们无奈又无助。
  大坝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从199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陈大兴就带领村民不断探索致富路。
  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坝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
  党员必须发挥起带头作用,作为村支书,陈大兴要求只要对村里发展有利的,党员要时时处处带头干,发展中遇到困难,也是党员率先干。
  同时,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大坝村积极鼓励村民参与议事,建立“村企联席”制度,对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进行民主投票决策,将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全体村民进行公开,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
  2012年,大坝村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出村规民约,主要是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包括移风易俗、乡村建设、环保卫生、乱办酒席等。

“我们的村规民约概括起来就是‘二三四’:‘二要’‘三禁止’‘四不准’。”陈大兴介绍,“村规民约最开始时有许多条条款款,为了方便群众记忆,我们就把内容简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村民,为了促使大家严格遵守,还设立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以前,大家生活陋习普遍存在,对村里的事情也不上心,通知开群众会常常很难聚齐人,总觉得“我不去也会有人去”,村规民约出来后,村干部们广泛宣传,村民的习惯和思想都得到大大转变。
  “村规民约刚制定时,我们也真的处罚过违反规定的村民,在大家共同监督和努力下,从2013年起渐渐就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况出现了。”陈大兴说。
  文明之风劲吹大坝,在村党支部引导下,村里组建了舞蹈队、地戏队、老年协会等文化活动组织,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简易戏台、宣传栏、体育健身器材、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七个一”工程。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也是从2012年开始,陈大兴去外地考察受到启发,决定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产业,在之前的种植产业基础上,陈大兴决定带领村民打造乡村旅游。
  第一步便是建新房,陈大兴个人拿出200万资金垫资,动员村民们拆掉老房子,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修建别墅式的楼房。
  “一听到建房自己也需要贷款,有些人就不愿意,担心还不上。”陈大兴说,为此村里经常召开群众会,我们告诉大家把环境搞好了就能吸引游客,比种庄稼挣的钱多,贷款的话村里也是三年贴息,村民三年内不用支付利息。
  大家相互感染,一个“别墅村”呼之欲出,目前共建成农家别墅131栋,由村里统一规划发展乡村旅游。
  村民陈冬成就是村里较早建好农家别墅并利用自家别墅开农家乐的,“我当时贷了20万建房,没过几年就还清了,现在土地流转费、农家乐收入、在村里合作社工作,七七八八加起来我家一年有10来万的收入呢,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没有错。”陈冬成说。

如今,大坝村利用村民闲置房舍发展农家乐15家、农家旅馆30家、小型超市6家。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我们已经是第三年来大坝村避暑旅游了,我父母他们一住就是3个月,他们非常喜欢这里。”来自湖南长沙的徐女士说。
  2019年,大坝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00元,较2012年净增10000余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韦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