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你知道我们多么想你吗,白天想、晚上想,做梦都在想……七年啦,你晓不晓得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啊……”“妈……姐……”被唤着儿子的那个人虽然吐字不清,却一把扑向一老一年轻两个女子,三人抱成一团久久不肯松开,眼里满是泪水。这是7月17日下午,发生在都匀市福寿康养老服务中心(归兰敬老院)的动情一幕。
据在场的一位民警介绍,他叫杨国斌,来自安顺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今天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带领西秀区幺铺镇青苔村的黄某刚、陈某琼夫妻俩及其亲朋,来这归兰敬老院认领7年前走失的儿子李某顺(福利院取名),并负责护送他们回家。
7年之久,家人见面激动不已
都匀市公安局归兰派出所副所长金光海介绍说,他们从打拐系统和走失暂时找不到家人的人群统计系统中发现,李某顺与黄某刚、陈某琼DNA比对非常相似,于是专门再次对李某顺的血清进行采集,同时拍照发过去,请安顺警方从感观上认定。
警察向敬老院介绍DNA比对
“都匀警方发照片来,我们及时给黄某刚一家看后,时间虽然间隔七年,但当他们看到照片后,就一眼认定这是他们朝思暮想的人。”杨某斌说。“虽然这样,我们都匀安顺警方保持联系,等最后的验证报告出来,由警方带着过来正式相认。”
原来,黄某刚、陈某琼育有两子一女,小儿子因一次高烧导致喉咙沙哑,从此说话不清楚,智力只停留在5、6岁。不幸的事情于2012年3月13日再次降临这个家庭,一场交通事故夺去了大儿子的生命,全家人悲痛欲绝,把小儿子留在家中前往处理,而小儿子却独自离家寻找父母,不料迷路从此与家人失联。黄某刚、陈某琼在痛失长子之时不停寻找走丢的小儿子。“报警、登报、通过电视和张贴寻人启事,凡是能做的都做了,就是找不到。” 黄某刚二女儿黄春荣说到:“我们找了整整七年,差点到公安局去销户了。”
李某顺在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李某顺缘何被黔南民政部门收留,事情还得回溯到2012年夏天。当时,长顺县民政局救灾股股长李政学将一位孩子送往黔南州社会福利院时称,孩子可能是迷路了,因说话不清,多方打听未果,只有请州社会福利院予以安置。孩子无名无姓不好管理,从长顺来,送来的人姓李,福利院就给孩子取名“李某顺”,并按程序登报公示后安置,重新落户。从此,福利院就成了李某顺的家。
家人向敬老院讲述寻找李某顺的情况
据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李某顺很机灵,喜欢帮助别人,经常是满脸的笑容,话虽说得不是很清楚,但大家都很喜欢他,时不时给他买点东西、带点礼物。他也喜欢与其他老人和孩子分享大家给他的“好处”,因而好多老人孩子都喜欢他,还管他叫“小李哥”,愿意听他指挥,他也成了职工和服务对象的“二传手”。为此,福利院还将他送到特殊学校去学习,院里专门派人接送。按照属地管理,今年春天,李某顺和他在福利院的伙伴都转到归兰敬老院生活。在归兰敬老院,李某顺很快又赢得职工的欢心和同伴的“爱戴”,又是一个鲜活、讨人喜欢的小伙子。
家人向派出所敬老院送锦旗表示谢意
“我们都以为弟弟不在了,简直像做梦一样,当我把找到弟弟和来接弟弟的信息发在朋友圈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为我们高兴。真的要感谢黔南这边的民政和公安部门,感谢归兰敬老院对我的弟弟关心照顾。”看到弟弟在敬老院里过得那么开心,黄某荣激动地连连感谢。
“其实,我早已把李某顺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尽管有千般难舍,但小李能回到父母、亲人身边是好事,我们也为他和他的家人高兴。很高兴曾经做过他的爸爸妈妈,欢迎他常回来看看。”送走了李某顺,归兰敬老院院长蒲世英抹着眼泪不舍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