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严把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作,并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方式中的重中之重。应时代之需求,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在七星关区应运而生。
道路命名作为安置点社区建设规范化设置,不仅靓丽了碧海阳光城,更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找到“回家路”提供了便捷。
楼宇整齐,巷道规整,建筑外观相似,这些是碧海阳光移民新城肉眼就可见的显著特征,而它还有一个更加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大”!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建有楼栋建筑面积608797平方米,更可安置群众6381户28994人。而这些“显著特征”对于长期居住在田间地头的“新进人员”来说却犯了难——“回家路不好找了!”
为破解搬迁群众的这一“后顾之忧”,七星关区早在2017年就对安置点进行实地踏勘,并于2018年,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划分为阳光、幸福、和美三个社区,并将3个社区按照“九纵八横”划分为17个社区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为进一步达到对道路的精细化管理,七星关区结合安置点的建设背景,根据不同的文化需要、生活需求,对安置点的14条路、20条巷、2个露天广场及1个山体公园进行了规范命名。在2019年6月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印发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部分乡镇街道道路命名的批复》文件中,同意对“希望路”“营盘山东路”“感恩路”“奋进路”“乐业路”等14条路及“幸福一巷”“阳光二巷”“和美三巷”等20条巷的规范命名工作。
区划地名工作不但赋予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每一条街巷名字,更切实解决了“群众回家找不到路”的这一实际民生问题。同时,每一条街巷的名字都寓意着政府对当地群众的期许,群众对新生活的期望,这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与“扶智”的重要体现。
目前,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地名标牌设置和楼栋门牌安装等工作已全面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