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不断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体系。
加强信息系统动态跟踪管理。2016年底,开展贵州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并及时跟踪管理。通过留守儿童系统个人信息档案,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务工地点及详细地址、父母及监护人联系电话、留守儿童身体概况、是否享受低保、住房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同时各乡镇街道政府部门与学校部门形成联动,及时互通数据更新情况,保持双方的数据库同步更新备份。
全面开展“大数据+精准关爱保护”工作。2017年2月,通过详细摸底排查,为885名就读小学困境儿童免费配发了电话手表。2017年5月,全面启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安全电话手表发放工作,为全区27645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放了安全电话手表,开发“护宝星”安全手表电话管理系统,依托公安机关110报警平台和天网工程,确保儿童紧急情况拨打110电话求救时,可以立即定位儿童所处位置,实现110指挥中心与儿童、帮扶责任人三方通话。通过建立“多对一”关爱帮扶制度,确保每1名困境儿童至少有1名乡镇街道干部和1名学校教师作为帮扶责任人,利用手表电话配套的APP软件绑定帮扶对象手机号码,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情况,守住安全防线和底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关爱帮扶、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确保最大限度发挥精准帮扶作用。
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通过加强各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策对接,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及时获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依法处置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力或监护失当事件,实现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干预和司法裁判的顺利衔接。
落实监护、救助机制全覆盖。目前,共成功劝返984名家长返家照顾留守儿童,劝导父母携带352名留守儿童外出共同生活,寄宿制学校有效管理留守儿童2875名,实现了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清零的目标。累计救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27937人人,基本实现救助全覆盖。
七星关区将进一步深化“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继续强力推进“七长双线九平台”措施落实,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强制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评估帮扶机制和监护干预机制,并全力推动各项机制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