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紧扣“治理有效”积极破解农村社区治理难题,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以围绕统筹联动推进社会治理、围绕空间治理激发自治活力、围绕服务空间提升自理能力、围绕城乡融合完善服务机制的“四围绕”为主线,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凤冈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统筹联动,推进社会治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衔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牵头协调,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与“康养小镇”“瑜伽小镇”,“有机小镇”、“农(茶)旅小镇”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做到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全县87个村(社区),均建有综合服务站,村(居)规民约制定完善村占总数100%,村(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通过省级验收,
围绕治理空间,激发自治活力。充分运用乡村熟人社会效应,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老辈子”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并成立社会工作管理协会、创建工作微信群、有效激发农村社会活力。推行村民“自荐海选”工作,全县87个村民委员会选举海选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乡规民俗、村规民约、寨训民风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乡村振兴政策和凤冈“双有机”战略要求及构想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形成新时期治理与发展的村规民约,实现了行政村100%覆盖。
围绕服务空间,提升自理能力。加大民生类服务保障,开展“家风家训”建设、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宣传等活动。挖掘“孝贤文化”“和善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推出文明家庭、最美媳妇、和谐婆媳等典型事例,打造农村社区“精神家园”,激发社区生机与活力。
围绕城乡融合,完善服务机制。按照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四种类型,因村引人用人,以公开招聘、选聘、调任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我县常驻农村社区工作者472人,平均每个行政村常驻工作人员8名。
目前,凤冈县以抓“治理有效”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逐步取得成效,正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发展,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的思路,积极构建乡村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机制,探索完善“四围绕”治理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