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后发赶超 大步跨越——义龙新区殡葬改革记事

    [ ]  视力保护色:

       义龙新区随着区划面积的扩大及人口的增多,该区管委会把殡葬改革作为民生大事抓好抓实。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中更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和统筹规划,努力为治丧群众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

       “尽管我们殡葬改革刚起步,但我们在后发赶超,力求以优质的服务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殡葬,提高群众对殡葬改革的满意度。义龙新区殡葬改革正继往开来,跨越发展。—— 题 记

  聚焦黔西南州殡葬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薄雾轻笼,空气清新,坐落在义龙新区的龙湖山,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头,台阶、石坊、石狮子、柏油路、柏枝树、殡仪馆等,在白色的雾纱中若隐若现,让这片占地面积1600多亩的墓园显得朦朦胧胧,逝者在这宁静之地安息长眠。

  义龙新区自2017113日零时正式启动殡葬改革以来,截至2018113日,一年来,龙湖山公墓已实现集中火化1516例,集中安葬678例,已寄存骨灰总数833例。龙湖山公墓区,正成为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和丧葬移风易俗的标志性场所而被群众接受与认同。

图片10.png

走进义龙新区龙湖山公墓宽敞明净的天佑殡葬服务大厅,平和、通达、精准、高效”8个大字十分显眼,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咨询治丧情况的群众进行解答,墙壁上张贴着《义龙新区殡仪馆基本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表》《丧事流程图》等图表,显得规范而一目了然。

公墓区建设了13个吊唁厅、6个火化炉,还配套有人工湖、园林景观、综合办公场楼、大型停车等,硬件设施十分齐全,完全可以满足整个义龙新区991个村(居、社区)以及周边一些县市,集中治丧、火化、安葬。义龙新区殡葬管理中心业务负责人王迪如是介绍。亲历和见证了龙湖山公墓建设的王迪,说起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欣慰。

2013年,州政府成立义龙试验区(2015年改为义龙新区),将安龙县新桥、德卧、龙广镇、木咱4个镇及兴仁市雨樟镇划归义龙新区,加上原有的顶效、郑屯、鲁屯、万屯4个镇的人口,义龙新区人口已增至34万多人。为响应国家殡葬改革政策,移风易俗文明办理丧事、杜绝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义龙新区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开始精心筹划义龙新区公墓的建设。

20154月,经过认真选址,位于万屯镇佐舍村梅子堡组的龙湖山公墓开始动工建设。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615亩,预计总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5.8 公里的义龙大道至公墓区城市干路、6.9公里公墓区内部道路,殡仪馆中心办公楼、吊唁厅、冷藏车间、火化车间、骨灰安放廊、湖体景观、绿化、生态停车位3000 余个等,高起点、高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记者了解到,龙湖山公墓区规划墓位95000个,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3790个墓位,其中用于惠民部分1681个,占目前开发墓位比44.3%;骨灰暂存区1100m,可存放骨灰盒12000个。按照目前消耗计算,可满足义龙新区20年的墓位使用需求。201710月中旬完成一期建设,修建了吊唁厅、火化车间、冷冻车间、骨灰存放廊、步道、湖体景观及绿化配套等,具备了集中吊唁、集中治丧、集中安葬功能,可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殡葬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将龙湖山公墓打造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情感强烈,文化内涵丰富,集殡仪、火化、公墓、园林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的现代示范性生态陵园,力争达到贵州省殡葬行业的示范基地及独特品牌。贵州天佑殡葬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如是表示。

  接下来,天佑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墓区环境,建设樱花山,做好美化、绿化,为治丧群众提供良好的氛围。

  龙湖山公墓在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软件管理方面也在逐步加强。由义龙新区国有企业贵州万峰(集团) 实业有限公司全额子公司贵州天佑殡葬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公墓的日常运营管理,同时,新龙新区成立了监管机构义龙殡葬管理中心,为新区殡葬改革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在新桥镇木科村百灵山公墓区,挖机轰鸣,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施工,完善着一个个墓位,一片忙碌景象。新建的百灵山墓区旨在解决木咱、新桥、龙广、德卧片区部分群众因距离龙湖山公墓区路程较远、治丧不便的问题,该墓区比照龙湖山公墓建设标准,由天佑公司负责建设,将于2018年年底建成,交由义龙新区作为公益性公墓使用。

                                            

三集中: 殡葬改革破冰前行


2017113日,万屯镇村民张某某意外死亡,成为龙湖山殡仪馆第一例遗体火化者。天佑公司按惠民殡葬有关规定,为其家属减免了遗体接运费、冷藏费、火化费、骨灰盒购买、墓穴购买、墓碑等费用,并且连墓碑上的刻字费用400元也为其作了减免,家属几乎是费用安葬。

  这一天的零时,义龙新区正式实行治丧、火化、安葬三集中殡葬改革。从这一天起,义龙辖区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部分乡镇、村(社区)人员死亡后,遗体一律送到义龙新区殡仪馆集中火化,到公墓区集中安葬。

  同时,义龙新区管委会出台的《关于在殡葬改革规划区内实行集中治丧、集中火化和集中安葬的公告》还规定,从20171225日起,义龙新区全区划入殡葬改革规划区,所有逝者都将集中火化与安葬,不能未经火化占地安埋,蚕食良田、林地,挤压义龙发展空间。

  为切实做好三集中,义龙新区根据国家、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义龙新区殡葬管理暂行办法》《义龙新区殡葬管理实施细则》《义龙新区惠民殡葬暂行办法》《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殡葬改革有序开展。

  相关文件规定,义龙辖区内人员(含外来人员)死亡后,遗体一律到区殡仪馆实行火化;辖区内部分乡镇、社区、村人员(含外来人员)死亡后,一律在区殡仪馆进行集中治丧活动;在家治丧的,禁止在街道、广场、机关院楼、商住小区通道等公共场所搭设灵棚、安放遗体、摆放花圈、游丧等妨碍公共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殡葬改革规划区内死者骨灰可自主选择寄存在区殡仪馆的骨灰寄存处或葬入公墓。

  此外,文件还对遗体管理、惠民殡葬政策和治丧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明文规定。特别要求义龙新区国家公职人员作为殡葬改革工作的带头执行者,必须带头执行三集中,并公开了举报电话,发现有违反殡葬政策法规行为的,可向新区纪工委或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

  严格的制度,殡葬费用的减免,极大地推动了义龙新区殡葬改革破冰前行。义龙辖区的群众对殡葬三集中从不认可、抵触,到自觉接受、丧属主动报丧,殡葬改革这一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群众的逐渐支持和理解下,得以顺利实施。

  记者从义龙新区殡葬管理中心了解到,殡葬改革政策实施一年多来,辖区内共出现3例国家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死亡的情况,逝者家属对于集中火花、集中安葬均给予积极支持配合,为群众带了好头。

                                                   

                                                                                          

  移风易俗:绽放殡葬文明花


实行殡葬改革后,政府规定治丧时间在3-5天,201712月,我母亲逝世后就是进行殡仪馆火化的,缩短了办丧事的流程,开销也减少了,还有各种优惠政策,与以前办丧事相比,节约了3万多元。家住万屯镇幸先生今昔对比,对殡葬改革让丧属直接受益很是认同。他说,以前有些老人去世了,要在家里停放半个月到一个月,所有开销算下来花费非常高,让家属吃不销。

  据天佑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殡仪馆办丧事的场地费优惠下来,一天只需60元,遗体接运费、火化费、墓位租用费、20年的墓位管理费等大多减免,使用公益性公墓,总体算下来费用花不了多少。

  《义龙新区惠民殡葬暂行办法》明文规定,死亡时享受本区城乡低保救助者、重点优抚对象、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伤残人民警察、驻区部队现役军人、农村独生子女户或二女结扎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等,在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基础上,免费提供400元以内的骨灰盒1个、简易墓位1个及免收墓位管理费或骨灰存放费。还对因公牺牲人员、见义勇为人员等的减免作出了相应规定。三集中以来,义龙新区惠民殡葬减免约1600万元,真正让丧属在文明治丧的同时还得到了实惠。

“……在各镇集镇所在地等人口集聚区,丧葬活动低俗奢靡之风盛行,丧主碍于面子,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礼节繁琐,周期过长,导致丧葬费用越来越高,丧主负担越来越重;亲朋好友出于亲情友情,放下手中工作,不管家中大事小事,十天半月,通宵达旦守丧治丧,弄得劳民伤财。人口集聚区内很多人去世后由于没有固定停放点,大部分停放在街道两旁或小区内,更有甚者在城区道路大操大办,摆灵堂、办道场,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烟雾冲天,两边立一块当大事牌子,行人、车辆不得通行,严重干扰了城镇居民的正常交通、工作和生活。义龙新区实施殡葬改革刻不容缓!……”2017926日,义龙新区管委会发出的《致全区人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广而告之,在该区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共同革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维护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成了大部分群众的共识,三集中政策由最初抵触抗拒到自觉自愿,移民易俗,文明丧葬,似春风化雨,逐渐在该区群众中生根发芽。

  据悉,义龙新区殡葬管理中心下一步将加大殡改政策宣传力度,让每一户村民都知道义龙新区殡改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殡改工作配套政策方案,制定应急方案,细化各部门、各职员的职责,壮大殡改队伍,熟悉殡改相关政策;确定殡葬行政执法主体,完善殡葬执法程序,为殡葬工作中打硬仗、啃硬骨头打下法律基础,确保殡葬执法合法化。

  殡葬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该区殡葬改革工作正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我们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竭尽全力做好殡葬改革的各项工作,共同探讨出适应义龙新区殡葬改革的新道路,为全面推行殡葬改革而共同努力。义龙殡葬管理中心主任李彬对义龙殡葬改革前景信心满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