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小网格聚大力量小联动助大脱贫——盘州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助力脱贫攻坚

    [ ]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盘州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战略主任务,以农村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夯实打牢农村网格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形成一纵到底的攻坚责任机制,全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

网格管理++小组推进:建强攻坚堡垒

“人少事多,村干部管理服务半径大;村民小组长没有固定报酬、积极性不高,素质普遍较低、作用发挥不好,村级工作难以真正落细落实”,这是之前盘州市农村工作面临的难题。

为扭转村“两委”对村民小组“粗放式”管理的现状,建好脱贫攻坚一线“前哨”,盘州市以村民小组为基础,根据地域分布、人口数量、集散程度、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按照“便于工作开展、便于服务群众”的原则,将全市448个村523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5546个网格,通过民主推荐、公开招聘、跨村选聘等方式,统一配置6044名网格员,明确网格员“信息采集员、纠纷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群众随访员、事务代办员”的“五大员”工作职责。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给予网格员适当报酬,由村“两委”按月下派任务清单、按月进行量化考核,实现了“定岗定责定酬”的专职化管理,缩小了村级管理半径,提高了工作精度。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为推动攻坚再深入、力量再下沉,盘州市以村网格为单位,统筹整合网格员、各级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党员等力量,组建网格攻坚工作组;同时,依托工作组成立了由机关帮扶党员干部、党员网格员、农村党员等组成的网格攻坚临时党小组,划定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责任项目,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分组、分片攻坚,实现了党组织引领在村网格的全覆盖,把全市1.5万名机关干部和1.3万名农村党员集结到脱贫攻坚最前沿“战壕”,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全员出击,切实将攻坚阵地推进到各个村网格、深入到每家每户,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深到底的攻坚组织体系。

任务下沉++力量下沉:压实攻坚责任

“第一网格串户路硬化完成了656米、庭院硬化完

成了700平方米……”

“第二网格的自来水管道已铺设完毕,未来两三天

内就可以开始供水……”

“第三网格本周组织17人到合作社务工,推荐2

人到产业园区务工……”

这是保田镇小河沟村正在调度各网格攻坚工作组工作开展的情况。翻看小河沟村的脱贫工作台账,每个网格需要硬化多少串户路、改造多少房屋,每户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责任人是谁,完成情况如何,一项项清楚记录在案。

为真正实现网格化攻坚,盘州市把工作任务进一步下沉到村网格,由网格攻坚工作组对辖区内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群众需求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需求清单和任务台账,由村级统筹安排,网格攻坚工作组组织实施,村“两委”按周进行调度,全面压紧压实网格攻坚责任,推动攻坚任务精准推进、精准落地。

在任务下沉的同时,盘州市还将各级帮扶干部全部编入各网格攻坚工作组,由网格攻坚工作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一方面对帮扶干部到户帮扶情况进行监督,着力解决到村不到户、入户不帮扶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帮扶干部力量,根据各阶段工作任务开展集中攻坚,真正把工作力量下沉到攻坚最前线。

董俊是英武镇王官村第七网格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也是网格攻坚工作组成员,这周他到村的任务不仅是走访自己帮扶的5户贫困户,还要参与网格攻坚工作组安排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前,我们帮扶干部就是到自己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走一趟,帮扶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通过网格攻坚工作组的统筹,我们在开展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参与村里的其它工作,帮扶力量得到了有效整合,帮扶工作更深入、更扎实了”。

新民镇扒嘎村第九网格今年有66户农户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组织发动群众一直是困扰网格员金明祥的一大难题。成立网格攻坚工作组后,他将组织发动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成员身上,逐一入户宣传动员,同时组织群众通过邻里结对和亲缘结对组建“村民互助组”,在危房改造中互相动员、互相帮助,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拉网验收++组组过关:提升攻坚成效

2018年8月6日,鸡场坪镇87名机关帮扶干部和各村村干部、网格员齐聚塘子边村“两委”活动室,在镇党委书记周潮的一声令下,分赴村里24个网格开展拉网式验收。

为高质量完成“减贫摘帽”任务,盘州市参照国家第三方考核评估的方式,建立分批、分级考核验收机制。对行政村,由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抽调机关干部组建工作验收组,分三个批次进行全覆盖验收考核;对村网格,由乡镇脱贫攻坚团逐村开展拉网式验收排查,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全覆盖。

“以往的督查和考核,覆盖率不高、随机性比较大。

而现在通过网格化的攻坚和拉网式的验收,真正把阵地下沉到了第一线,有效降低了‘漏网’风险,确保了‘组组过关、村村达标’”。扶贫干部杨长柱对网格化攻坚和拉网式验收有着自己的体会。
通过网格化攻坚,实现了项目落实更均衡,打破了以往看“地域”、靠“人情”的壁垒,补齐了边远村组的项目短板。普田乡雁子村第四、五网格地处偏远,以前各种项目很难“靠得上”,基础设施欠账较大。2018年以来,通过开展网格化攻坚,第四、五网格自主申报并实施了2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在家家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广电云、住进了安全房,群众的幸福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把干部下沉到网格,一方面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贫困户有干部联系帮扶,满意度上去了,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却降了下来”,这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成立网格攻坚工作组后,淤泥乡苏座村采取分片包保的方式,明确每名网格攻坚工作组成员参照联系帮扶贫困户模式联系帮扶非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在刚刚结束的第二批验收评估工作中,苏座村的群众满意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7%。“现在我们非贫困户也有干部联系帮扶了,我们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找他们,有时他们还会给我们出出点子,

比以前好多了!”之前对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制度略有怨言的非贫困户杨老五说。

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攻坚任务更加聚焦,责任落实更加有效,脱贫成效更加凸显。仅2018年上半年,盘州市就完成危房改造1640户,庭院硬化18.3万平方米,串户路硬化30.5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项目66107个,极大地推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