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民政局从强化社会管理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入手加强管理,按照“哪里有移民搬迁社区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的要求,及时在安置区建立了党支部,且支部紧紧围绕县委易地扶贫搬迁“8654”工作机制和“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积极探索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支部+”社会服务与管理,实现了社会服务在“网”上提速,社会治理在“格”中增效,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建设发展的重点,抓好党的建设是各级党组织的神圣使命与职责,习水始终把党建工作与移民搬迁工作同思考、同规划、同实施,及时在物流南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岷山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安置点建立党支部,设置易地搬迁安置点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并派驻工作人员入驻,为搬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事务办理等服务,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服务、民主管理、综合治理和党建责任的“五大体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五带头”星级评定。围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晋星目标”“四亮”工作,15名党员按照人随户走的原则,及时将组织关系从搬出地迁到移民安置点党支部,激发了党员亮身份、做贡献、有作为。二是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及时制定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党务公开、“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健全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定期接待群众等制度,有效促进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新时代市民讲习所工作。按照有场地、有机构、有师资、有制度、有标识、有资料的“六有标准”,安置点党支部创建了习水县第一所新时代市民讲习所,采取“课堂式大集中、互动式小分散”的方式,分类讲习,分类施策,因人施教,推进讲习阵地“便民化”,确保搬迁群众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
二、立足居民自治,强化党支部+居民自治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妇女联合会、安全委员会、卫生监督委会等组织。社区党支部通过定期召开社区情况通报会、社区事务听证会、社区民主测评会等,引导搬迁群众有序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共同商议社区事务,促使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增强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二是完善居民自治服务体系。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引入“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带居民为纽带、以党员办实事为抓手”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居民参与自治,积极在社区内部发展各种协会和中介组织等“社区社会组织”。三是规范民主自治行为。为保证社区民主自治方向,完善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制定了《社区事务公开制度》《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强化了社区自治功能,把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建设事项、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工作业绩等公开公示,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党建网络化推进,全力实施支部+党员网格管理
一是交流健全“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动机制。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创新“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党建工作网络,社区党支部主动对接迁出地党组织,确保了迁入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教育、管理、服务零遗漏。以相邻3栋的党员组建党小组,以党员家庭为阵地建立党员活动点,从而提高了党员管理的效果和覆盖面。二是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2+1”包保工作模式。即迁出地包保干部、迁入地包保干部结对一户搬迁户进行包保,着力当好搬迁户发展“四员”(家庭增收规划员、提供就业信息员、协调联系联络员、跟踪指导服务员),实现搬迁群众一步住进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三是“13555”工作模式。以创建平安网格为抓手,扎实开展网格服务工作,探索出了“13555”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搬迁群众“三就三保”,推进支部+创业就业工作
根据搬迁户自身情况及发展意愿建立就业创业台账,为搬迁户逐户建立一户一档信息档案资料。针对各家各户不同情况,社区干部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三就三保”(就医、就学、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核对2568人,解决小学、初中、高中学生492人转学问题,完成了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核查312户1373人,并将搬迁群众原享受的农村低保转换为城镇低保,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有效确保了搬迁群众在搬迁入住后就业还未完全稳定期生活有保障。采取以政府引导为主,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1+N”模式,确保搬迁群众灵活创业、稳定就业。截至目前,习水已经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3期,培训1560人(次),依托习智科技公司、顶尖制衣厂、良温工业园、银龙村集体经济示范园、返乡民工创业园等,解决就业1547户1560人、带动创业13户42人,确保每户至少一人就近就业,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工作,通过统筹谋划与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修建,强化搬迁户搬迁入住与安置。至今为止习水县东皇街道的物流南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和岷山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两个点已建设安置到位,物流南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修建6幢582套安置房入住582户,入住率100%;岷山社区建房16栋2892套安置房入住2798户,入住率9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