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这道题怎么做?”
“你看啊,一根旗杆长8米,有4根旗杆,我们把筷子比作旗杆,你看看,四根,有多长呢?”
“哦,4根旗杆,就是4个8米,四八三十二,有32米。”
“对,你真棒!”
“叔叔,这个字怎么读?”
……
走进习水县二郎镇莫洛村群力组,从贫困户肖周友房屋的窗户看进去,10多名小学生正在两名帮扶干部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写作业。这是习水县民政局的包组干部正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的场景。
今年8月以来,习水县民政局驻二郎镇莫洛村群力组的两名包组干部肖利勇和陆飞,在所包保居住的村民小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办起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班”。“城里的孩子放学了,做作业有托管班老师辅导,也有父母陪伴,而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老人只能照顾生活,学习上根本帮不上忙,一到放学后,他们学习上便失去了监管”,肖利勇说道。
据了解,二郎镇莫洛村村民小组地处莫洛村最偏远最落后的村民小组,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孩子主要由老人看管,大部分孩子的学业因为没有父母的辅导帮助,学习成绩都比较差,肖利勇和陆飞通过走访得知此消息后,便萌发了为孩子们办辅导班的念头。
“我们白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走村串户,晚上则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辅导学习,让他们在这里多学一点知识,虽然很辛苦,但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爱学习的劲头,心里就很有成就感”,陆飞笑着说。
“咱老两口没文化,多亏了肖组长他们开了这个学习辅导班,我孙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孙子还教我说英语。主要是我不用担心孙子再到处乱跑、玩耍”,村民肖泽海激动地向记着说道。“就是,这两个干部不仅教我们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还教他们学礼仪讲文明”,多位家长赞不绝口。
“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坚持下去。”习水县民政局包组干部陆飞坚定地说,“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我们乐在其中。”
近年来,随着莫洛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在不断增多。这些留守孩子长期和父母分开,失去了父母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学习、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班”的开办,这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了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关心和帮助,真真切切地做到了让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