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信息

健康服务为群众谋福祉——六盘水“发展康养产业 打造康养胜地”系列报道之四

    [ ]  视力保护色: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当六盘水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越走越近时,全民健康也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道新课题。

“何奶奶,你在家等着,我一会儿就把药给你送来。”日前,钟山区汪家寨镇左家营卫生室的家庭医生叶先丽一边打电话,一边忙着拣药。

今年72岁的何群珍是一位孤寡老人,还患有糖尿病,行动也不太方便。在她看来,要让医生到家里来给自己送药、检查身体,这在以前不可能的。如今,钟山区大力推行家庭医生“契约”服务让她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自签订《契约服务协议书》以来,只要一个电话,医生不仅上门看病,还把她所需的糖尿病药送上门。

图片1

目前,各县(市、特区、区)积极推广家庭医生“契约”服务,优先与慢性病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幼保健对象等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如果说家庭医生“契约”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私人订制就医,那“医共体”则让患病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诊治。

家住六枝特区岩脚镇的王强,患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有十多年,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就诊,费时又费力。自从六枝特区乡镇卫生院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实施后,他在镇卫生院就能完成常规检查。

这样的变化,源于六枝特区探索组建的全省首家“医共体”。

看病难、就医难历来是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民生问题之一,面对县城两家医院一床难求,而乡镇卫生院冷清的现状,六枝特区于2016年8月组建了全省首家“医共体” ,通过整合城乡医疗机构、区域信息平台和医疗服务资源,使大小医院成为“一家人”。采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不仅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更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据了解,“医共体”组建后,凡是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的患者,经新农合报销、二次补偿及民政救助后,报销比例可达95%以上,贫困群众治病甚至可以不用花钱。

近年来,六盘水市加快发展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产业,在不同程度上破解老百姓“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不仅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辖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辖区为居民提供服务,也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2016年,全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余个乡镇卫生院完成卫生专网和远程医疗会诊室建设,2家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系统从无到有,9家市、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建成24小时高效可用数据中心、建成市级药品管理系统、市县乡三级7家试点医疗机构建立VPN专用网络,实现试点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

不仅如此,全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全员人口信息、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三大数据库,搭建医疗服务管理平台,在医疗服务领域内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跨医院、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