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绥阳县小关乡以 “四在学校”为载体,用心用情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们感受温暖。
“吃”在学校解食忧
小关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居多的寄宿制学校,全校有147名留守儿童,其中住校102名。为让孩子们能在学校吃得好,学校食堂每天合理安排早、中、晚餐,早和晚餐用餐留守儿童人数102人,中餐用餐留守儿童147人。
“小关小学是县营养餐试点学校,在食物的采购上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学生家长委员会全面监督我校的营养餐情况,学校食堂管理人员每天将采购食谱进行公示,让学生吃得放心。”小关小学校长王自强告诉笔者。小关小学属市级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每天每生补助4元,学生家里出1元,通过对5元钱进行精打细算,为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
“住”在学校受关爱
在该校男生宿舍,映入眼帘的是被折叠成豆腐块放在床中央的被子和摆放有序的洗漱用品,干净整洁的宿舍让笔者眼前一亮。
除了环境卫生外,小关小学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还专门聘请了两位爱心妈妈,全面照顾好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住在学校有家一般的温暖。“我校的两位爱心妈妈十分敬业,也很辛苦,每晚他们都要至少查房两次,教会学生用洗衣机洗衣裤,重要是还要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天冷了,还要给学生烧热水,让学生在住校中感受到妈妈般的关心和温暖。”王自强向笔者谈到。
为密切家长与学校、学生的联系,学校与移动公司还联合开通了家校通业务,发放家校联系卡,对留守儿童实行“一人一卡一策”制度,做到底数清,信息准,实施精准关爱。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还建立了微信群,家长想看子女或者子女想看父母,学校老师可通过发图片、发视频等方式就帮助他们实现“远程团聚”。
“学”在学校长知识
小关小学在教学中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和“不抛弃、不埋怨、不指责”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学校学知识、长知识。
为让学生能在45分钟里系统掌握教材内容,小关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小关小学程秀娟老师说到介绍说:“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基点,要真正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课堂知识才是关键,为此我校按时开放图书室、实验室,让学生在书中找到乐趣、在动手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小关小学王自强“接话”说到。
小关小学校容校貌干净整洁,不仅有银花书社亭、银花长廊等看书学习的好去处,还有学生宿舍楼、教室、教学楼走廊多处设置“开放书吧”,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的洗礼,让学生在学校长知识。
“乐”在学校感幸福
小关小学在认真践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学校建立了少年宫,开办书法、象棋、绘画等兴趣班 ,让学生在活动中“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做到“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特长”。
“我参加了学校少年宫的书法兴趣班,在老师的精心指教下,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看到自己写的毛笔字越来越好看,心里十分开心,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小关小学三年级同学唐玖艺满脸微笑地说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