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今天的《中国社会报》整版报道:《为民爱民践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 "十四五"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 ]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



贵州省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为新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贵州省深化儿童关爱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十四五”以来,贵州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社会事务等领域,开拓创新、实干笃行,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强化政策创制。贵州省制定实施《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印发《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快构建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科学规划布局。贵州省全面实施《“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县级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改造,配齐适老化设施设备。积极推广“集团企业+区县”“中心+站点”等模式,培育和引进资质良好、运营规范的市场主体对养老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

完善服务供给。贵州省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优待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出台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指南,将7项基本养老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以“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目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农村留守、独居、失能、重残等老年人探访关爱机制。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基本养老服务经费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长寿补贴标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机制,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织密兜底民生保障网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贵州省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紧扣“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目标,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建设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通过实时采集、动态分析低收入人口数据,构建“线上监测+线下帮扶”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聚焦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水平,制定《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强化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构建起“按困难程度分层管理、依救助类型分类施策”的精准救助帮扶体系。

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全面构建。贵州省健全制度体系,修订《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结合实际增设“特殊保护”专章。出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实行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医保全额资助政策。统筹各方力量,开展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等专项行动,实施“童伴妈妈”“善行贵州·益童乐园”等公益项目。支持16家儿童福利机构实施优化提质工程,通过设施改造、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机构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社会工作一体化服务水平。探索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每年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康复特教等服务2万余人次。建设省级孤残儿童康复中心。选优配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

残疾人权益保障水平切实提升。贵州省依托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打通“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服务通道。深化“精康融合行动”,切实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贵州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组织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立足社会组织职能定位,推动社会组织与全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结对帮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渠道,开展社会组织乡村行等项目,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人才建设、产业服务等方面服务高质量发展。引导全省社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就业大局,着力拓宽就业空间、开发和挖掘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4万个。

慈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贵州省出台《贵州省慈善条例》,制定《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培育慈善组织,壮大慈善力量,全省慈善组织达335家,社区基金超150只,慈善超市超50家。设立“贵州慈善奖”,开展首届“贵州慈善奖”评比表彰活动。组织贵州省慈善项目推介会,结合公益“村BA”活动弘扬慈善文化,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增强专项社会服务能力

婚登服务提质增效。贵州省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优化办理流程,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实现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全覆盖。引入社会工作者、律师等专业力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深化数字赋能,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加强与相关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婚姻登记从“线下办”向“智能办”升级,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殡葬服务优质均衡。贵州省健全完善涵盖用地保障、价格管理、设施建设、行业监管和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殡葬领域法规制度,夯实制度根基。修订《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指导各地出台配套措施。开展殡葬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构建“互联网+殡葬服务”模式,建立公民身后事联办机制,实现死亡证明开具、火化证明出具等事项“一次办”。

地名服务科学有效。贵州省提升地名管理服务质效,出台《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建立地名信息库,编纂出版标准地名图书,发布标准地名信息52万余条。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在互联网上完善乡村地名信息12万余条。讲好地名故事,宣传“大美贵州”,打造“地名+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版文图由贵州省民政厅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 xxzx@mzt.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