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一碗暖心暖胃的黔味乡肴,是贵州老年人的幸福日常。我们开启《美好食光》专栏,记录老年人舌尖上的岁月温情——社区助餐点飘出阵阵饭香,工作人员穿梭街巷送达暖心餐食,老年人围坐笑谈往昔。这不仅是一餐一饭,更是政策温度与人间烟火的交融。愿每位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滋味里,品尝晚年的美好食光。
雷山易搬社区4440户18560人,60岁以上老人2603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4.02%。在易地搬迁社区中,如何让老年群体安享晚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雷山县养老服务站创新推出的“三升三提”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养老+休闲”、“养老+助餐”、“养老+探访”等多元化服务,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为易搬社区老人筑起了归家幸福的“港湾”,让老人们在新的社区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
升级“养老+休闲”模式,提升社区老年人获得感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休闲需求,雷山县投入110万元打造3所养老服务站,设有文化、助餐和娱乐室等功能齐全的休闲区域。在这里,老人们可以下棋、打牌、练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十数种养老休闲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乐趣和寄托,不再感到孤独和无聊。今年以来,养老服务站开展活动50次,老人参与2758人次。
通过升级休闲模式,扩大养老娱乐范围,将养老与休闲有机结合,极大地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让老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享受晚年生活。
升级“养老+助餐”模式,提升社区老年人幸福感
对于许多行动不便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吃饭问题一直是个难题。雷山县升级“养老+助餐”模式,通过引进社工+慈善,为老人们解决了这一后顾之忧。各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立了3个专门的助餐点,提供三菜一汤,老人每餐交2元,每餐补助8元。养老服务站助餐点的菜品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精心搭配,每周设计多达20种不重样的菜品,每月优化30多种营养搭配,注重低盐、低糖、低脂,确保老人们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入户时,养老服务站的社工告诉文爷爷有一个老年食堂,文爷爷可激动了,开心地说“白天孙子上学后,我就不用在家做饭了,很方便啊。现在政策好,让我们吃上了每天的三菜一汤”。每天醒来,不仅让文爷爷不愁吃喝,还能经常参加有趣的活动,让他感觉每天的生活很有意思,所以每天食堂一开餐,爷爷就准时到达进行签到打卡,吃完饭后优哉游哉的回家。
社区养老服务站为特殊困境、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的服务,工作人员会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家中。这种贴心的助餐服务,不仅让老人们能够按时吃上可口的饭菜,还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养老服务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极大地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据统计,雷山县各养老服务站助餐点开餐以来,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4561人次。
升级“养老+探访”模式,提升社区老年人归属感
在易地搬迁社区中,老人们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际关系的重新建立,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归属感缺失的问题。雷山县养老服务站通过升级“养老+探访”模式,为老人们搭建了情感交流的桥梁。
入户时,淳奶奶告诉探访的工作人员,在几年前,她感受到身边的人好像都觉得她老了,家里的每个人都操心她,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即使有几个孩子,但孩子们都要外出务工,只能孩子们轮流来照看她,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淳奶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那时候觉得活着都没意思了,但是现在好像不一样了,因为你们的到来给予了我关心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同时,养老服务站还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一对一”和“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志愿者们与老年人建立长期的联系,定期上门看望、陪伴老人,陪他们聊天、散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此外,养老服务站还组织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如社区联欢会、生日会等,让老人们在活动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据统计,雷山县各养老服务站达成结对帮扶15对,每月完成关爱探访127人次。通过开展关爱探访和集体交流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逐渐融入了新的社区生活,归属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雷山县养老服务站不断探索“三升三提”服务模式,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升级服务方式,将养老与休闲、助餐、探访有机结合,为易搬社区老人筑起归家幸福“港湾”,切实让更多的老年人在晚年过上幸福、安康、有尊严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