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City Walk 老街巷 |历史文化街区:兴义街心花园

    [ ]  视力保护色:

兴义市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嘉庆年间。道光至民国年间,滇、黔、桂等周边省份商贾云集,商贸兴盛,修建了大量庙宇会馆,形成了以场坝为中心的蛛网式建筑群体,成为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物资集散中心。街巷至今仍保持民国时期格局,以场坝广场为中心,辐射铁匠街、豆芽街、杨柳街、宣化街、沙井街、稻子巷6条街巷,其中大坝子街连通铁匠街和豆芽街,川祖街连通杨柳街和宣化街,形成了著名的“八卦金街”。

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两百余年来兴义人的生活记忆,见证了老城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2024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街心花园中心广场的“盘江魂”雕塑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两名年轻女子造型环绕构成,代表着黔西南布依族和苗族两个主体民族;其身姿呈旋转向上的姿态,代表南盘江和北盘江环绕的黔西南州经济在腾飞;雕塑中部空出一个“八”字,寓意“盘江八属”,代表盘江八县(市)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勤劳奋进的精神,是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

近年来,兴义市将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对街心花园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在功能布局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改造后的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含穿云洞公园、大佛坊牌坊、中心广场、爱吉乐前广场、荷花巷商业步行街、铁匠街、街心花园、杨柳街、跋浪亭公园等景点,街区内融合布依族和苗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得到了提档升级,沿途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也有保留着原貌的老街,每个角落都流淌着浓郁的文化历史气息,整个街区既保留古朴,又焕然一新。

在大佛坊商业街区,有兴义一些百年传统美食,如刘家羊肉粉、郑记刷把头、舒记杠子面、冲冲糕、百年洪氏糕点等老字号,同时还布置有石磨坊、山翁青、特色野生菌餐厅、酱酒文化主题餐厅、贵州酱香美食坊、臻禧复合餐吧、民族服饰、旅拍、教育培训等主力业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和购物消费体验。

萝卜街连接荷花巷和铁匠街,是兴义市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蛋炒饭、泡萝卜一条街,后范围扩大到经营各种凉拌菜、泡菜、各种炒饭。兴义首家小吃(泡萝卜系列)曾在2011年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美食节获“金州名优小吃(名点)”称号。此外,还有稻子巷的兴仁盒子粑、粑粑王的糍粑、潘记糖果的甜美滋味,以及“食为天”小吃的鱿鱼、烤肉等美味佳肴,让人流连忘返。

兴义街心花园,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更是时尚与传统的交融之地。这里,黄金珠宝首饰一条街逐渐形成,为夜晚的街头增添了一抹璀璨的光芒。傍晚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这座城市的呼吸与脉搏。

改造后的铁匠街

改造后的稻子巷

稻子巷楹联“阆苑映街心,坊间落月争花影;仙厨居巷口,天际回风带粽香。

穿云洞公园广场百姓大舞台群众表演


荷花巷商业步行街少数民族舞蹈表演

如今的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集夜间餐饮、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丰富了夜间经济业态,有效提升了大佛坊商业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旅游资源。构建集饮食、音乐、时尚等元素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布局,让商圈人气“聚”起来、商家“火”起来、夜晚“亮”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旅游市场在烟火气中持续焕发活力,为打造“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品牌形象注入新动力。


大佛坊国风汉服展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