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一场跨越黔桂两地的爱心接力,让漂泊流浪20余年的蒙某建终于在母亲的怀抱里落下了安稳的眼泪。这背后,是黔南州、桂林市两地救助管理站用速度与温度书写的 “民政为民” 答卷。
2021年,桂林市平乐县发现1名疑似精神障碍的流浪人员,因其疑似身患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正常言语交流,身份识别困难重重,始终无法确定其身份,当地将其安置于精神病医院悉心照料的同时,寻亲的脚步从未停歇。通过公安DNA比对锁定亲属疑似在黔南州罗甸县后,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立刻与黔南州救助管理站开展联动协查,最终确定了该安置受助人员是黔南州罗甸县蒙某建。从信息核实到亲属确认,两地救助人以“无缝对接” 的效率,让断裂的亲情线索重新相连。
最动人的是风雨兼程的护送路。即使大雨倾盆,当黔南州救助管理站和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依旧如期将蒙某建安全交到仍在家中急切等待的母亲手中时,这位盼儿归家20余年的母亲紧紧相拥,泪水里既有失而复得的惊喜,更有对救助者的无尽感激。
受助人员与母亲团聚
为减轻蒙某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黔南州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周南军联合罗甸县民政局、罗甸县救助站、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就受助人员蒙某建的后续救助进行政策沟通,同时与其亲属进行药物使用的指导和特困政策现场讲解,打消了家属的后续顾虑和思想,拓展了救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救助站领导与家属进行财物交接、药物指导
这一幕,正是黔南州救助管理站 “服务有温度” 的生动注脚——充分展现了救助工作者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弱势群体的守护者,用专业与热忱搭建起跨越山海的 “回家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