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中国社会报》:长顺县多点突破,推动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落地见效

    [ ]  视力保护色:

自被确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以来,贵州省长顺县聚焦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效能,整合多方资源,精心谋划服务项目,推行“资金+物质+维权+服务”的救助模式,用心用情做好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稳步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落地见效。目前,全县共开展助童、助老等6大类服务工程,包括心理疏导、康复救助等10个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惠及服务救助对象4.6万余人次。

聚焦服务对象  精准定位救助“靶点”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长顺县制定出台《长顺县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主体以及各部门职责任务等,成立以县长为班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班长,县民政、教育、卫健、检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专班,负责全县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协调、调度和督促工作,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协调解决试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长顺县按照咨询有场地、有设施、有人员、有服务的原则,成立县级服务类社会救助中心,搭建枢纽型平台,统筹协调全县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在各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开展政策咨询、救助申请受理、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服务;在各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点,开展政策咨询、协助代办、探访关爱、服务回访等服务,着力打造层次明晰、衔接高效、运行有序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类社会救助阵地,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信息摸排。长顺县依托贵州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整合县民政、公安、人社、卫健等多部门数据,对全县低收入人口的经济状况、就业情况、健康信息等进行全面排查分析,详细建立潜在救助对象信息台账。依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实地排查核实每一户困难家庭生活状况、致困原因及实际需求,确定服务项目、对象范围、服务标准以及保障措施,编制“顺心助”服务需求清单,确保实现救助无盲区、无遗漏。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监测人口3万余人次,建立救助对象档案1.8万余份。

聚焦服务需求  积极丰富救助“要点”

一是实施“助童助老”工程,送上贴心关怀。针对全县困境儿童,以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国画培训等活动为载体,实施“助童”服务工程,丰富儿童文化生活。目前,共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筛查27760人,康复救助困难儿童116人。结合每名困难老人不同需求,实施“助老”服务工程,通过“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助浴助洁、居家照护、心理疏导等多项服务,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贴心关怀。截至目前,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助浴助洁、居家照护等服务2500余人次。

二是实施“助医助文”工程,促进身心健康。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实施“助医”服务工程,通过赶场天、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动员适龄妇女主动参与“两癌”检查、疾病普及预防等健康知识,截至目前,已为9622名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依托东西部协作广州市黄埔区帮扶资源,创新推出“小额养老贷”,帮助580名超龄老人参保。实施“助文”服务工程,通过深入各村(社区)、养老院、学校等开展“送文化下乡”惠民服务活动,将红色故事、法治知识等融入歌舞表演,有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已开展100余场“送文化下乡”活动。

三是实施“助教助技”工程,提升技能水平。针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实施“帮教”服务工程,将存在帮教回归可能、具有学习培训意愿和具备观护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送往爱心企业观护基地,开展行为矫正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劳务输出高质量就业和专业技能人才储备为目标,实施“帮技”服务工程,聚焦外出务工集中地重点产业需求、急需紧缺工种目录以及务工人员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促进外出务工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和稳岗增收,切实增强困难群众“造血”能力。今年以来,已有60人参加培训,38人获得技能等级证,18人获得特种操作证。

聚焦服务效能  快速破解救助“难点”

一是政府主导构建协同治理格局。长顺县积极整合县民政、教育、卫健、人社等部门资源,打造“顺心助”品牌救助试点项目,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突出重点、集中办事”的原则,整合救助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加强专项资金申请、审核、批复等环节管理,切实为全县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引入专业力量提升服务效能。长顺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或者企业,遴选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接、项目监督、绩效评价等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承接养老、国画、足球培训等服务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切实提升各项救助项目的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已引入4家专业社会组织和企业承接养老、国画等服务项目。

三是动员社会参与凝聚救助合力。长顺县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政务公开,按规定公开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和服务清单,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发起“爱心妈妈”招募行动,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参与,1025名“爱心妈妈”与2341名困难儿童结对帮扶,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关爱,实现“微心愿”152个,切实让困难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全方位宣传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典型案例等,营造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长顺县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资金80余万元,用于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支持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