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 ]  视力保护色:

近日,笔者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新桥街道新业社区“儿童之家”,30余个孩子正认真地看书、写作业、绘画,志愿者不时俯身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新业社区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255户、6047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有1000余人,不少是留守儿童。”新业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静告诉笔者。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192万农村群众的生活。2021年,贵州出台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26条措施”,从就业增收、社区治理、基本公共服务、文化传承、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等方面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断创新社区治理、优化惠民服务,让搬迁群众享受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

群众点单  党员跑腿

居民张国芬一家搬到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已有5年。她现在是新民社区金融服务点工作人员,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张国芬告诉笔者,能够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得益于社区推行的“四单一档”社区治理模式。

据介绍,“四单一档”就是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晒单,一名党员建立一套帮扶档案。在张国芬向社区求助,希望能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在社区的协调帮助下,她的就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社区群众可通过三种渠道点单:社区网格员上门走访,党小组成员和社区志愿者收集民意,社区微信群、网格内微信群反馈意见建议。”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应和表示,“‘四单一档’社区治理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加快了身份、工作、生活、心理‘四个融入’。目前,社区已为群众办实事168件,完成微心愿89个。”

黔西市锦绣街道锦绣社区:

积分换物  文明成风

走进黔西市锦绣街道锦绣社区,一家“文明储蓄银行”格外引人注目,居民正在这里排队用积分兑换物品。

家住社区25栋楼的居民潘国礼,用30个积分和35元钱兑换了牛奶;家住社区10栋楼的居民吴燕飞,用8.5个积分和13.5元钱兑换了洗发水……笔者在兑换清单上看到,还有居民兑换了菜籽油、鸡蛋、酱油、香皂等物品。

积分换物对居民来说很划算,但积分是从何而来的呢?

“居民做好人好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履行居民公约等都可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由网格员登记审核后存入‘存折’,作为居民的‘文明储蓄’,社区会对积分情况实行月公示、季通报、年评比考核。”锦绣社区党委副书记史康介绍说。

锦绣社区是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了4044户、17900名搬迁群众。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锦绣社区探索打造“文明储蓄银行”,引导搬迁群众积极融入新环境、争做文明新市民。目前,社区共有3453户参与了“文明储蓄”,累计积分18万分,已兑换积分14万分。

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

暖心“五员”  服务到家

“感谢社区‘服务员’为我们贴心设计的标志,我家楼栋上是一只兔子,晚上还会发光,我再也不担心会走丢了!”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70多岁的周文英老人笑着说。

刚搬到栗坪社区的周文英老人常常迷路。栗坪社区有59栋楼、121个单元,安置了搬迁群众2667户、12000余人,对于不识字的周文英老人来说,小区环境有些复杂。为了帮助像周文英老人这样的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栗坪社区在楼栋编号位置下方悬挂了动物3D图标,并在小区道路上标划了彩色标线作为指引,为居民精准“导航”。

老人口中的“服务员”,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员”。栗坪社区探索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员、社会治理员、就业指导员、文化服务员、党建指导员“五员队伍”,着力纾民困、解民忧,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五员队伍’分工协作、有序运转,全力守护着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目前,已为群众解决公共服务事项53件,成功调处各类纠纷35件,入户推荐就业3000余人次。”洒金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圣介绍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