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都市报有关杜黔会的相关报道受到近 30 万读者关注。
姐妹俩离开檬茨村
“二姐你看,这边依山傍水的多舒服,住得好、吃得好、空气也好,民政部门对咱们不薄啊!”11月21日18时许,在杜黔春、赤水市民政局、葫市镇人民政府、当地派出所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贵州回家团”的陪同下,流落异乡 20 年的赤水女子杜黔会顺利返乡,抵达位于赤水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旁的葫市镇敬老院。
贵州民政接人回家
11月21日,贵州都市报报道了《想家想儿子,心愿就要实现》的消息,患有智力障碍的杜黔会2000年被人拐卖,19 年来流落他乡。贵州省民政部门知悉这一情况后立即介入,经多方沟通确认,决定前往当地接杜黔会回家。当天上午,包括赤水市民政局、葫市镇人民政府、当地派出所、杜黔春、媒体在内的一行 14 人组成“贵州回家团”,分乘 3 车从赤水市民政局出发前往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双龙镇檬茨村。
下午1时许,“贵州回家团”顺利抵达目的地,杜黔春与杜黔会分别 19 年后首次见面,姐妹俩开始都没有说话,也没有拥抱,只是望着对方默默流泪,杜黔春拉着姐姐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随后,大家来到了杜黔会现在的“家”,这是一栋二层小楼,系平房加盖板房的结构,外观看上去还不错。但进到堡坎下的小楼院坝内,记者看到枯枝干柴和红色砖块随意堆放、破旧的木门半开、窗边晾晒着几件尚存污迹的衣物和床单、房旁处晾晒着几床看不出颜色的被子、散落的砖块到处都是、一个竹子的婴儿车也被随意丢弃在此,种种迹象表明此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清理。而进到一楼3开间的屋子里面,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揪心。黑黢黢的房间采光非常差、大量的被子衣服堆积在角落里、落满灰尘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生活用品、角落里破旧的沙发椅也堆满了杂物……
“二姐,这些年来,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吗?”杜黔会的幺妹杜黔春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哽咽流泪道。
“跎大娘(杜黔会),要回家了开心不?”“开心,回家,见儿子!”“笑一个嘛,你们姐妹俩拍张照。”“好!”
下午3点,杜黔会与“贵州回家团”正式踏上了回家的路。
21日下午6时许,杜黔会在“贵州回家团”的陪同下,顺利抵达位于赤水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旁的葫市镇敬老院。
据了解,这是当地条件最好的三星级养老机构。敬老院的张院长给杜黔会拿来了准备好的衣服、鞋袜等物品,杜黔会对此“很满意”,主动脱掉身上的旧衣服。杜黔春拿着一件暗红碎花的新棉衣说:“看看,这是新衣服,你喜欢不?”杜黔会伸出了双手,做出了要穿衣服的架势,在张院长和杜黔春的帮助下愉快的配合着系扣子,还不停地打量新换上的这一身行头,脸上洋溢着有些害羞的微笑。
“好吃不,你慢点吃别噎着。”张院长带着杜黔会来到了食堂,端上了可口的饭菜。时隔 19 年,杜黔会再次吃上家乡的饭菜很开心,不时抬头冲着大家腼腆的笑笑。
此时,葫市镇派出所的两位民警来到了现场,给杜黔会拍照,恢复户籍办理身份证。
据葫市镇派出所民警介绍,杜黔会的户籍和身份证特事特办,拍完照片后回去立即上户口,当天就可以恢复户籍,身份证也会加紧办理,7 个工作日后将专人上门给她送来身份证。
杜黔会在换新衣服
赤水市民政局党组成员熊健告诉记者,“现在杜黔会人已经接回家乡,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她的户籍,同时和杜黔会家人进行积极沟通后续安置问题。在政策范围把各项保障政策跟上,尽力帮助杜黔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下一步通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把她的丈夫和儿子找到,让他们一家人实现真正的大团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