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风采

“第一书记”来了,两个贫困村变了样

    [ ]  视力保护色:

“第一次独自去长顺报到,坐了3 个多小时大巴,到了县城再去村里,还要再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而且还不通公交车。”

回忆起被选派到长顺县长寨街道任杉木村驻村干部第一次报到的经历,朱敏依旧历历在目。

今年32岁的朱敏是州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他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

将时钟指针拨回到三年前,位于长顺县长寨街道西南部的杉木村,曾经是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山区,土地贫瘠破碎,整村无地表径流,严重缺水,环境十分恶劣。因缺少清洁稳定水源,村内环境卫生较差,自然条件极为艰苦,难以发展产业,脱贫攻坚前,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人员素质不高。2017年底,未脱贫贫困户108户374人,贫困发生率27.3%。

2017年,9月州民政局选派朱敏到长顺县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任长顺县长寨街道杉木村驻村干部。

杉木村要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长久性的支柱产业。为打破贫困现状,他指导村民自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立足本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3年的时间里,杉木村有了大变样。300亩辣椒、200亩烤烟、100亩生姜、100亩旱烟、和150箱蜜蜂等扶贫产业欣欣向荣,田里、地里都是农民们劳作的身影,贫困户们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贫困户户均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

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已换了人间。在他的指导下,推动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村通组道路组组通,新建串户路4.1公里、垃圾池19个、活动场所3个约1500平方米,全村各村民组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在即,压在杉木村上的最后一座大山——饮水安全问题终于被攻克。村庄干净整洁,邻舍和睦,产业蒸蒸日上,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离杉木村不远的长坡村,2019年初,因为原村支书履职不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不到位,该村被排查认定为软弱涣散村,同年6月,他临危受命,接替离岗的同志任长坡村第一书记。

在接过长坡村的“接力棒”后,说干就干,选任新支书,发展新党员,改选了村委班子,完善规章制度……党建工作一项项抓起来。2019年底,长坡村党总支顺利摘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并被授予长顺县五星级基层党支部称号,在党建工作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相比起杉木村,长坡村更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长坡村是一类贫困村,地理位置更为偏远,交通条件更为落后,土地破碎贫瘠、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在看到当前的情况后,他在和村支两委一起,“量身定制”了一条适合长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

“要想当好第一书记,就要扑得下身子,要找得到群众家的路,认得到群众家的人,吃得上群众家的饭。多到农户家里走走,多听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难所盼,才能对症下药,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朱敏说。

通过逐户走访,他掌握了长坡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了解了民情民意、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情况,逐组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在他的带领下,长坡村采取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的方式,动员贫困户发展皂角种植300亩,折耳根种植80亩、脆红李种植100亩,花椒种植380亩,生姜种植300亩,产业有了规模。

长坡村植被覆盖率高,在看中了这个生态优势后,他带又领群众发展胡蜂养殖500穴,通过飞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利益链接和共同发展,目前已入股威远社区菜籽油加工项目、酸辣椒加工项目和樱桃谷鸭养殖项目,扶贫项目覆盖全村所有贫困人口,户均增收约1000元。此外,他还带领全村积极规划争取项目,全村拟发展绿壳蛋鸡养殖14600羽,并投资约40万元,发展机制炭加工项目。目前,绿壳蛋鸡养殖已投放鸡苗2000羽,机制炭加工项目已完成选址和厂址建设等前期工作,正组织采购设备,全村产业兴旺已初俱规模。

目前,长坡村已顺利通过各级检查和评估验收,实现脱贫摘帽,全村呈现出了村风文明、产业兴旺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