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风采

爱岗敬业 只为特困老人能安享晚年

    [ ]  视力保护色:

西坪敬老院付仙带领院民劳动3 (5)_看图王.jpg

养得了生猪、种得了蔬菜、能护理老人 …… 在遵义市播州区西坪镇敬老院工作的一名33岁女子,抡锄松地、林下养鸡,从害怕看见遗体到亲历老人离世,活脱脱地将自己练成了 “女汉子”。这一切,只是为了让敬老院老人们安享晚年。


接手养老服务工作 上任之初她曾迷过路

播州区西坪镇,位于播州区城区东南面,距遵义市区52公里,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东与湄潭县新南隔江相望,南接团溪、铁厂、西连喇叭、北靠遵义市红花岗区虾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仅靠一条普通的水泥路连接毗邻乡镇,通往城区。

仲春时节,天气转暖,但细雨中的西坪略带寒意。走进该镇养老中心,一名戴着眼镜、身穿运动服、牛仔裤的女子,正和几名老人一起,在院子里除草。她,就是西坪镇养老中心的具体管理人、被老人们称为“院长 ” 的付仙。

付仙是贵阳市开阳县人,中共党员。出生于 1986 年的她从省外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到江苏打工。在那里,她认识了家住西坪镇南坝村的丈夫,后嫁至西坪。

2015 年 9 月,在村里做了两年聘用文员后,付仙接到一项新工作:出任养老中心的首任管理人,并于 10 月 4 日正式上班。“说来不怕你们笑,第一次还差点迷了路。” 付仙说,中心在集镇旁边,她穿了几条街道后,差点没找回去。

此前,这名学理工的女子,从未接触过养老服务工作。而首批入住养老中心的 7 名老人,几乎都没有自理能力:两名 80 多岁的老人有智力障碍,其余几位身体状况也不好。

“对养老服务管理工作完全是一头雾水。”当时才 29 岁的付仙说,她此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老人去世,更没有见过老人遗体。现在,她不可避免地要在养老中心为这些特困供养人员送终。

她一度想过不接受这项工作,主要出于老人去世后产生的恐惧感。“ 但后来,我父亲的一番话打消了我的顾虑。” 父亲告诉她,这些老人,和他们相处久了,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没有什么好怕的。


亲历老人离世 从恐惧到临终关怀的转变

让付仙恐惧的这一天,早早的来了。

2016 年 3 月,付仙在养老中心上班还不到半年时间,一位 60 多岁的苏林老人,就因病入院。

苏林喜欢喝酒,甚至身上随时带着酒。当年 3 月的一天,付仙到老人房间打扫卫生时,发现老人昏倒在厕所,身上带着浓浓的酒气。

随后,付仙拨打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往播州区医院。治疗一周后,老人因病情严重不可逆转被送回养老中心。4 天后,老人在养老中心遗憾离世。

“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近距离接触遗体,我还是非常害怕。” 付仙说,那一个多月里,她基本上是晚上6 点就关上养老中心大门,不敢再出去,老人去世的房间走廊她都要绕行,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不过,在害怕的同时,付仙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老人临终前如何告别这个世界?在自己的房间去世,会给其他老人造成阴影。

这个问题,也引起播州区民政局的重视。在苏林去世后不久,民政部门在养老中心院内另辟地方,修建了一处临终关怀室,为即将去世的老人提供一个特定的关怀场所,让他们风光、体面的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

渐渐地,付仙熟悉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对死亡也不再恐惧害怕。2018 年 7 月,养老中心送走了第 4 位老人。

这位老人叫张宗谦,74 岁,有重病在身不能自理,平时都是付仙给他擦洗喂食甚至换尿布。那天,付仙正在喂老人喝水时,她感觉老人“不行了”。随后,他拨打了老人妹妹张女士的电话。其妹妹从绥阳县赶到见了最后一面,老人停止了呼吸。首次亲见生命的离去,付仙已从最开始 “ 怕得要命 ” 的心理阴影中走出,反而感到难过:毕竟,这位老人她已亲手护理了近 3 年。

“哥哥脑溢血手术后,我们都觉得他活不久,是付仙的精心照料,让他多活了这 3 年,他赚了。” 张女士说,如果没有付仙,哥哥早就走了。


养鸡养猪种菜 自给经济让老人更充实

养老中心后院,有一块 1 亩左右的菜园子。园子里,66 岁的罗念召和几位老人,正抡起锄头松土。戴着眼镜的付仙也加入其中,熟练地干农活,悍然一位“女汉子”。“3 年前,付仙带着有劳动力的老人,将这块杂草比人高的地翻整出来种菜,现在,这块地一年四季都没有闲过。”罗念召说,现在,他又在琢磨着往地里种点四季豆、黄瓜等蔬菜。曾自己种菜卖的罗念召,在这块地里找到了乐趣,另几名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也经常在这里劳作,打发时光,锻炼身体。

在进入养老中心工作前,付仙 “五谷不分”,完全不懂种菜。如今,连老菜农罗念召都夸她是 “好把式”。

除了种菜,付仙还在菜园旁的圈舍里养猪,“2017 年我们养了 10 头,去年我们养了 8 头,现在存栏2头。” 她说,这些猪都杀来给老人们吃。

两年前,她还充分利用养老中心外面的林子养了 600 多只鸡。东方即晓,雄鸡高唱;日之夕矣,鸡栖于埘。老人们每天也从照看这群鸡中,得到了乐趣。

“后来这些鸡卖得了一万多块钱,她就用这笔钱带领我们,到三岔镇台湾村游玩了一天。” 一位老人说,“付仙还计划带老人们去遵义会议会址看看,确实考虑得周到”。


既是 " 院长 " 又是护理员 她曾在中心住了两年

现在,养老中心共有 35 名常住老人,17 名试住老人。但在开办之初,受农村传统思想影响,中心仅有 7 人入住。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播州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最初的两年里,付仙几乎是 “以中心为家 ”,一个人既要护理老人,又要管理中心日常事务,还要处理西坪镇相关社会事务。最开始的两年,她一直住在养老中心,很少回家。

ee.jpg

虽然被老人们称为“院长”,但付仙实际上只是一名普通护理人员,和煮饭的阿姨们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每个月,她领着不到 4000 多元的薪水,除了养老中心的繁重事务,还要帮扶精准扶贫对象,以及西坪镇社会事务其他工作。

现在,付仙的长子已上幼儿园,次子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她在丈夫在区公安局从事辅警工作,也很少回家。“ 家里的人认为,照顾老人是行善积德的事,都非常支持我。” 她说。

“也有人不理解,觉得你如此年轻的女子,竟然甘心在边远的农村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付仙说,但在她看来,能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自己也是为乡村振兴,建设“七个播州”做了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