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风采

以身作则谋发展——退休老医生的别样“情怀”

    [ ]  视力保护色:

况荣耀,男,现年85岁,被当地人称为“老年的太阳”,系铁匠乡老卫生院退休医生。自1994年7月退休以来,况荣耀老先生不像其他人一样因养花赏鸟而闲下来,而是有着别样“情怀”——以身作则助力家乡发展,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他用实际行动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不断散发出光芒照亮前进的道路,引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在得知河山村有几户苗族同胞家庭面临经济困难,便将辛苦积攒的积蓄捐给了他们。积极动员老百姓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乡政府处理征地拆迁、大棚建设等相关事宜中,他积极配合政府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儿子在县城做生意蒸蒸日上,他却积极的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让儿子回家当村支书,带领全村人民谋产业、寻致富路。

爱心帮助贫困户团结友爱一家亲

况荣耀老人退休后,一直帮助着乡里面的穷苦人民,2016年11月20日,80多岁高龄的他在儿子的陪同下亲自去河山村调研,在得知河山村5户苗族同胞家庭面临经济困难后便将自己积攒的5000余元捐助给他们。在得知铁匠村聂章伦和赵信强两户家庭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于是在2017年2月,便将自己积攒的1500元捐助给了他们,同时况老还捐资5400元用于修建白龙山遗址用于信仰者供奉。铁匠村刘顺华、杨克武、聂大红和浦开银四户人家经常闹离婚,在况老的悉心调解下,成功化解矛盾,从此再也没有这四户人家去闹离婚的消息出现。

况荣耀老人以身作则,和睦邻里,在他的努力下,当地村民团结友爱,亲如一家。

牢记使命为群众宣讲政策入人心

在决战脱贫攻坚道路上,在铁匠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况荣耀老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走亲串户摆“龙门阵”,给大家宣讲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为铁匠乡的脱贫攻坚尽心尽力,自始至终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从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他说:“我们这一辈人种了这么多年的土地,还是富不起来,现在思想观念得需要转变,现如今要致富就要改变以往的玉米种植,改变产业结构,只有改变这种传统种植方式才能发展经济。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要紧跟国家政策走,紧依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才能一起致富奔小康。”

在产业发展上,他跟村民说道:“铁匠村今天的产业发展是来之不易的,之前我们从电视机里看到大棚种植的蔬菜又大又好,现如今,铁匠村也有蔬菜大棚,这是我们大家发家致富的好路子,我们要多多支持。有了蔬菜大棚我们还能去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况荣耀老人经常向搬迁户做思想工作,他经常嘱咐村支两委要和乡政府协调好,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政策宣传一定要到位,要让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通过况荣耀的努力宣讲,使得当地各项政策入人心,铁匠村村民一致认为,况老是值得他们信任的楷模,虽年事已高,却坚持鼓励群众要发展、要致富、不能拖党和国家的后腿,当地村民始终坚信,况老的精神定会是他们发展的引路牌。

劝儿返乡当支书情系村民谋发展

况老的儿子在城里创业,事业一直很红火,可况老却坚持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让儿子回家为村民寻致富路,带领村民奔小康路。在况老的坚持和耐心劝导下,2016年9月铁匠村迎来了新的村党支部书记,他时刻嘱咐儿子说:“村支部书记是村的第一责任人,凡事要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负责”。铁匠村村支部书记况华象说:“父亲的指引给了我方向和动力,为百姓谋发展是村支两委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定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带领村民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现如今铁匠村已是另一番风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还建立了市级果蔬产业示范园“北组团”,打破了无产业发展的格局。然而这些都离不了况老多年来的坚持和无私的奉献和殷情的希望——渴望家乡越来越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