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风采

实地查灾核灾 及时指导救灾——贵阳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开展救灾工作掠影

    [ ]  视力保护色:

6月22日以来,贵州省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天气,造成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受灾。贵阳市10个区(市、县)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6月24日,贵阳市民政局为了及时掌握灾情,迅速贯彻省市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紧急成立了查灾核灾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查灾核灾,指导各地抢险救灾。陈国玺同志率局班子分7组奔赴受灾较重的区(市、县)灾害点上开展灾情核查并指导救灾工作,程斌同志负责在局机关统一调度、统筹协调面上救灾工作,确保了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第1组

由陈国玺带队、孙宜增陪同,救灾处负责同志组成的救灾工作组火速到灾情最重的开阳县查灾核灾并指导当地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开阳县冯三镇辉黔村上寨组因山体滑坡紧急转移安置51人,在辉黔小学转移安置点现场,陈国玺同志要求县民政局马上安排120床棉被送到转移安置点,强调一定要对滑坡点加强警戒,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尽最大努力解决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开阳县冯三镇金龙村王比组因灾死亡人员孔垂荣家中,陈国玺同志慰问了遇难人员家属,要求县民政局立即安排500斤大米,100斤菜油,3000元钱,3顶帐篷送到遇难人员家属手中,临走前再次嘱咐乡镇和村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对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有困难多向县民政局报告,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6月24日22时陈国玺同志在开阳县参加省政府副秘书长樊新中主持召开的防汛救灾工作专题会。会议结束后,陈国玺同志于6月25日1:30赶回市民政局安排下一步救灾工作,强调了灾害期间24小时应急值守,加强信息报送。

第2组

程斌负责对各救灾工作组、各区(市、县)民政救灾工作的督促指导,督促各区(市、县)民政局做好灾后救助工作,重点督促各项救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保障救灾物资、救灾资金安全运行,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第3组

廖昆丽带队到白云区艳山红镇程关村、高山村查灾核灾指导救灾工作,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灾情后,廖昆丽同志对白云区下一步的救灾工作作了安排:一是区民政局积极组织各乡(镇)、社区开展灾情核查灾,进一步加大救灾工作力度,对灾害点进行适时监测,加强与区防汛部门的联系,及时进行灾情会商,统一灾情上报口径。二是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对因灾倒损房屋进行定损,扎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三是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由领导带班的防汛值班制度。四是对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开展排查及时救助,确保基本生活稳定。

第4组

张洪溢带队到清镇市红塔社区塔山村查灾核灾指导救灾。张洪溢同志实地查看了22日涝灾现场,入户了解受灾群众生活情况,随后,洪溢同志召开现场会清镇市救灾工作提了要求。一是清镇市民政局立即启动防汛预案,预防雨量增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二是积极消除险情,民政局、社区与相关部门抓紧对接,对堵塞的下水道立即疏通。三是加大对辖区庙儿山、红湖村烟灯坡地质灾害点和辖区水塘进行监守。四是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自救,对辖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按程序上报,快速下拨资金和物质。

第5组

郑彪带队到修文县受灾较为严重的扎佐镇泗溪村、六屯镇长田村查看灾情,了解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指导当地开展救灾工作。针对降雨一直持续,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损坏较为严重的情况。郑彪同志要求各乡镇加强值班值守,进一步的灾情核实。加强工作调度,细化工作措施,做好灾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组织受灾乡镇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上报灾情。目前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第6组

刘直带队到花溪区花云洼村新寨组查看边坡垮塌情况,该村倒塌房屋3户涉及25人,列入危险区域的6户涉及34人。通过现场指挥调度,该灾害点未造成人员伤亡。刘直同志指导花溪区妥善安置受灾人员,要求对垮塌现场24小时进行监控,避免发生此生灾害。

第7组

刘念带队到息烽县先后深入西山镇小堡村、石硐镇泉湖村、息烽县新华社区等受灾严重的村镇查看灾情,了解灾民生产生活及房屋受灾情况,指导息烽开展救灾工作。刘念同志对县民政局(县老龄办)救灾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加大灾情排查,确保农村敬老院,养老机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分散的困难老年人,偏远地区五保老人安全。二是确保受灾群众的人身安全,解决好吃饭睡觉问题,临时救助措施,确保灾民安全。三是要加大巡查,预防再生灾害的发生,组织开展灾民自救互救,备齐临时救助的生活必需物品。

第8组

杨荣锦带队到乌当区查看灾情,了解灾民生产生活,指导当地救灾工作。实地查看了百宜镇罗广村实地查看石坎组、翁林组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杨荣锦同志要求区民政局对符合救助政策的因灾困难群众,要通过临时生活救助渠道,全力保障因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符合低保标准的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