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省民政厅2015年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贵州省民政厅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贵州省民政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公布省民政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由省民政厅办公室编制,是2015年省民政厅相关处(室、局)、省老龄办各处和直属单位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综合情况,内容包括总体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情况、回应解读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举报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等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电子版可在省民政厅门户网站(http://www.gzsmzt.gov.cn/)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需咨询,请与省民政厅办公室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240号,邮编:550004,电话兼传真:0851—6827740,电子邮箱:2929303774@qq.com)。
一、总体工作情况
2015年,省民政厅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民政工作的基本准则,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办法》和《指南》,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统筹推进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公开对建设法治民政、透明民政、创新民政、廉洁民政的促进作用。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成立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局)、省老龄办各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设立了由厅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信息中心组成的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处(室、局)和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二)工作制度机制建设及落实情况。制定《贵州省民政厅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及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厅信息公开办公室严格按照《办法》“总则、公开的范围及方式、主动公开的方式及程序、依申请公开的提出受理及公开程序、监督和保障”等程序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三)公开工作指南和目录更新完善情况。省民政厅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落实,并将消除僵尸网页作为2015年厅门户网站建设和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纳入厅对各处(室、局)和部门单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更新。
(四)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按照简洁直观、方便查询的原则,对厅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根据主动公开内容设置机构概览、政策法规、民政统计、通知公告、交流互动、在线服务等栏目。公开范围涉及社会救助、减灾救灾、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慈善、社区建设、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涵盖民政工作各个方面。
(五)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情况。安排3名兼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各处(室、局)和部门单位均确定一名信息公开工作联络员,具体承担本处室单位信息汇总、保存、报送、更新以及与公开办日常联系,承担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相关事宜。2015年投入10余万元建设公开平台,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
(六)召开信息公开会议暨业务培训情况。分管信息公开工作的副厅长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信息公开工作,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信息公开联络员进行培训102次。
二、主动公开情况
2015年,省民政厅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00余条,同比增长50%。在2015年度省政府透明度第三方评估中,主动公开被评为“中等”等次。
(一)主动公开的方式和数量。
1.厅门户网站。省民政厅在门户网站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政府信息,全年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信息832条。
2.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95条。
3.各类报刊杂志:印发《贵州民政》6期,通过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报刊杂志发布政府信息400余条 。
4.新闻发布会及政策解读。针对省政府出台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措施的情况,协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1次,先后对《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51次。
(二)主动公开的范围及内容。
厅门户网站全面公开了机构概览、民政要闻˙热点、通知公告、市县信息、图片新闻、专题栏目、领导讲话、政策法规˙解读、人事任免、民政统计、机关党建、廉政建设民政论坛、民政风采、信息公开查询、建议提案公开、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等政府信息,并主动公开各重点领域信息。
1.大力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公开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2011年以来,我厅坚持“整合、精减、管用、放权”原则,结合民政工作发展实际,认真清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通过采取取消、合并、下放等方式,将原21项行政许可事项减为3项,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地方性基金会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按照省政府法制办统一部署,2015年,在对我厅行政权力事项再次进行清理基础上,按要求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各行政审批的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基本流程、审批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二是公开经费开支。按照省财政的统一安排,分别于4月20日前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情况,10月20日前公开2014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情况。同时细化公开内容,增加部门预决算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增强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三是落实牵头部门公开任务。对工作要点明确由省民政厅牵头的社会救助信息公开、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包括2015年度城乡低保标准、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动态、涉及社会救助的建议提案及办理和答复情况、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城乡低保保障人数、支出资金、补助水平、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人数;社会组织公开事项包括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年检信息、查处结果、建立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信息公开机制,推动服务、收费事项及慈善组织接收和使用捐款捐物信息公开等。2015年成立登记50个、变更登记62个、注销登记1个、参检607个、未参检345个,出台文件5件,39个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等均由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民间组织管理局、慈善总会服务中心按职能在厅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2.大力推行办事公开。一是推行厅机关办事公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政府部门办事公开办法,在厅门户网站分别设置了办事公开专栏,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开办事服务指南,公开省民政厅办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办事时限、办事流程、办事过程、办事结果等信息,做到厅现有的3项行政许可、1项非行政许可、10项行政类服务全公开。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为推进此项工作,分管副厅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带队到各直属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厅办公室编制省民政厅直属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方案,分类明确厅属13个事业单位的公开重点、公开方式、公开要求和具体工作措施。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社会事务处分类编制社会福利机构、婚姻登记和救助管理机构、殡仪服务机构办事服务公开实施方案。各直属事业单位编制本单位办事公开目录和工作方案,在醒目位置开辟固定公开栏,设置公告牌、机构指示牌,公布热点电话。省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在充分运用传统公开手段同时,还分别开通贵州慈善、贵州福彩官网、微平台,扩大公开覆盖面。厅信息中心在厅门户网站开设“直属单位办事公开”专栏,为各直属单位公开办事信息提供平台。
3.加强热点宣传,多渠道回应社会关切。一是针对省政府今年出台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措施的情况,协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相关政策进行了宣传解读。二是针对毕节七星关区发生的留守儿童事件,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调查核实并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引导正面舆论,消除流言误读。三是在厅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发布公众关注的重要政务活动信息,并借助民政厅政务微博平台,拓展信息宣传覆盖面。四是深化建议提案办理改革推进办理结果公开。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过程及结果纳入信息公开内容。今年,我厅牵头办理的45件建议提案均在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并相应设置热点回应栏目,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目前,尚未有群众对公开的建议提案办理答复在热点栏发表意见。五是认真回应公众对民政厅信息公开情况的关切。每年的信息公开工作情况,都在规定的时限以年度报告形式在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发布。
三、回应解读情况
2015年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51次,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3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1次),发布政策解读稿件3篇,微博微信回应事件和其他方式回应事件95次。
四、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5年,共收到信函申请公开1件。
(二)申请答复情况
收到信函申请公开事项为“贵州省政府部门办事公开办法”(黔府办发【2014】45号)。经查,此信函申请公开事项不涉及民政工作内容,且省政府办公厅已在网上公开(百度可以搜索)。根据依申请公开相关要求,我厅已按程序按时进行办理答复。
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举报情况
2015年未收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举报情况等方面事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在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体现在:公开体系还不够健全,公开试行办法还不完善,公开信息保存不完整,统计工作不全面;公开的渠道仍较单一,公开内容系统性欠缺,一些重点环节公开工作还不够深入扎实,微信微博更新不及时。2015年由于工作岗位变动,微信微博基本未更新,导致了我厅透明度第三方评估成绩排名在本年度处于挂末位置。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厅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高度重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三严三实”的作风抓好整改落实。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着力从源头上解决公开问题,抓紧补齐我厅信息公开工作在内容、制度和机制上的短板,努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入扎实开展。
(一)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继续修订完善《省民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公开事项,逐项明确公开渠道,规范完善公开信息的收集更新、审查、发布,建立公开资料档案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确保信息公开的权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
(二)切实加强微信微博公开。明确专人负责微信微博信息更新,从制度设计、系统应用入手,解决更新不及时、维护无人的现状,切实增强“两微”与民互动的实效性。
(三)继续推动以门户网站为重点的平台建设。启用新版政府信息公开模块,增加分类统计和评估功能,推动民政部门网站群建设,扩大信息总量,提高公开水平。
(四)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职能关系,坚持和完善联络员制度和培训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强化公开责任,提高公开质量。按照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对涉及民政部门的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定期开展检查,定期进行网络抽查,对信息公开进行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