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贵州罗甸县建设成为老年人冬季康养天堂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罗甸县康养产业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商黔南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优化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提升空气质量。2024年,罗甸县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监测天数366天(2024年为闰年),优良天数365天,优良天数比例达99.7%。首要污染物为O3,综合指数为1.97,各指标数据分别为:SO2(μg/m3)为19、NO2(μg/m3)为5、PM10(μg/m3)为19、PM2.5(μg/m3)为14、CO(mg/m3)为1.1、O3(μg/m3)为107。省生态环境厅在安排专人开展好日常数据动态监控外,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严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根据省生态环境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要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草拟呈报县人民政府印发实施《罗甸县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保护范围划分方案》(罗府办发〔2024〕7号)和《罗甸县预防人为干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联动工作机制》(罗府办发〔2024〕8号)。牵头完成四个季度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县级联合巡查、工作宣传和年度警示教育会议。完成保护标识和警示牌的设置,督促各职能单位及乡(镇、街道)完成承诺书签订。二是强化特殊时段环境空气质量管控。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草拟呈报县人民政府印发《罗甸县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限)燃区划定方案》《罗甸县2024年中心城区中元节期间禁止祭祀焚烧区划定工作方案》《罗甸县中心城区露天烧烤禁止区划定方案》,并抓好落实,坚决防止发生污染天气。三是强化县城周边涉气企业环境监管。督促指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改进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严禁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
(二)加强水环境治理。一是加大红水河流域环境治理和水源地保护。2019年以来,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5433万元,支持红水河涉及罗甸、望谟等地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12个,加大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目前红水河干流交龙和罗羊2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城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二是推进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以来,安排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3500万元,支持红水河涉及罗甸、望谟等地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个,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目前罗甸、望谟两县332个行政村已治理管控农村生活污水14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4.3%。
(三)开展“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根据国家“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要求,省生态环境厅重点关注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中的采石采砂、工矿用地以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水电设施和旅游设施等重点问题,要求形成问题清单,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罗甸县涉及的自然保护地重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四)全面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管理。罗甸县全县共有各级林长374名,巡林达5000余人次,推进80余个问题整改,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长效机制。
(五)推动三级河长实现全域化。罗甸县全面建立区域与流域、上游与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相衔接,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将各级河(湖)长巡河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形成情况发现早、问题处理快、整改效果好的模式,推动全县河道湖面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强化问题整改。罗甸县按照积极稳妥、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2024年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水上浮动设施整治工作。2018年筹集资金3214.59万元,共拆除网箱4121亩(网箱4025亩、附属设施及暂养箱96亩)。
(七)强化生态修复。罗甸县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修复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7.57万亩、国家储备项目建设面积1.28万亩。实施纳洋河等5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边阳河河道治理工程及2024年封山育林等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6平方公里。
(八)强化绿色景观建设。持续完善县城区王乃山半山公园、玉湖公园基础设施和绿化,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公园品质。统筹资金抓好县城建成区4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管护,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定在43%以上,绿地率在37.9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定在17.81m2以上。积极整合资金开展村庄绿化,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59.85%。
(九)加强规划编制。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全面开展《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5—2035年)》《贵州罗甸蒙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5—2035)》《罗甸翠滩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5)》等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关于对完善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在省民政厅、黔南州人民政府支持下,罗甸县共建各类养老机构6个,床位977张。2021年以来,省民政厅支持罗甸县3390.15万元,提质改造建成标准化养老机构4个,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照料护理服务。支持在县城区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个,老年人助餐点1个,为老年人提供棋牌、书法、绘画等娱乐休闲设施和就餐助餐服务。2024年、2025年,省民政厅支持罗甸县连续争取到民政部“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累计获得资金1058万元。
(二)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罗甸县共完成23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覆盖5626户居民,实施了供水、供电、排水和污水管网改造,新建停车场和充电桩,开展公共区域美化绿化,新建老年活动中心,实施小区适老化改造,增设休闲设施,显著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共对12条路段实施无障碍通道改造,改造盲道1650余米,增设盲道420余米。投入资金308万元,对640户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其中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06户。
(三)康养旅居地产初步形成。联动开发贵阳・罗甸康养旅居地产,出台《罗甸县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十三条措施》,引导房企推出康养旅居地产,创新推出“6+6”四季旅居模式,2024年销售商品房15.27万平方米,外销占比24.1%。
(四)完善医疗保健设施。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三级医院1个(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公立医院1个(县人民医院),二级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25个。完成边阳镇中心卫生院、罗甸洪济医院分别将医疗服务延伸至罗甸县老年养护院、罗甸县云泽康园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服务站,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为养老院的老年人及到罗甸县旅居的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康复理疗等中医服务,让旅居群众享受到优质中医理疗服务。
三、关于对丰富康养服务项目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支持发展养生膳食服务。罗甸火龙果、罗甸脐橙等优质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是养生膳食的优质食材来源。本地中药材资源也较为丰富,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特色元素。同时,罗甸通过引进培育一批“候鸟式”“疗养式”养生养老项目,发展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基地,推出一批鲜果饮品和补气长寿美食,积极推动医疗养老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不断丰富康养旅居产品。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提出依托大小井景区洞穴、天坑、奇山、秀水于一体的山地旅游资源,打造亚高原山地暖冬度假旅游网红打卡地。以“兴义-安龙-罗甸-荔波-榕江”一线为发展轴,大力开发、丰富和完善观光休闲、度假康养、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冬季旅游产品和业态。罗甸县结合罗甸旅游产业规划,以县城为中心,乡村为支点,推进康养旅居项目,丰富产品供给。开发城东新区月亮湾度假村,建成月亮湾康养度假村集码头、夜游湖城、水上餐厅、水上游乐中心、云起民宿等多元素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推出乡村旅居产品,通过在“大小井”景区整合农村闲置房屋,定制“村房短住”产品,在上隆寓农山谷景区推出以休闲度假、农旅观光体验为主的旅居产品,吸引游客体验农村民居生活。
(三)推动旅居垂钓产品提质。结合水上浮动设施清理整治,统筹做好水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茂井镇、红水河镇规范发展休闲钓艇、快艇路亚等垂钓业态,引进渡水云栖、路亚俱乐部项目,建设民宿102间。常态化开展乡村垂钓赛事,进一步丰富休闲垂钓业态,推动休闲垂钓产业提档升级,打造独具罗甸特色的钓鱼IP赛事。
(四)推进老年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各级老年大学(学校)69所,老年大学共有学员4677人,2024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老年人文体活动及送文艺下乡活动130余次,经常性参与老年教育人数达2.3万余人次,基层老年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四、关于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重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作。黔南州积极指导州内职业院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辖区已有5所职业院校开设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养老服务专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8436人,已累计组织2299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机构就业。为适应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人才支撑,仅2024年,黔南州职业学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4374人,其中中职学校招生1708人,高职院校招生2666人。同时,黔南州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中高职贯通培养申报。如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别与省内中职学校开展护理“3+3”中高职贯通计划培养330人。支持罗甸县中职学校积极与省内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2025年罗甸职校分别与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开展康养休闲旅游服务、护理、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3+2”中高职贯通培养,计划招生170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设水平。
(二)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吸引更多社会老人入住养老机构。2024年黔南州组织105名符合条件的护理员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培训、38名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员技能比选赛。2025年,组织60余名护理人员报名参加省级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二是罗甸县到高校和医疗机构招聘引进5名大学生和25名护理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专业性。三是安排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到贵阳康养职业大学、龙里县国投健康长者公寓等参加培训,累计培训护理人员120人次,不断提升护理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关于对加强宣传推广相关建议的答复
(一)提升康养知名度。一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州县三级联动多举措开展罗甸暖冬旅游宣传推广引流工作。在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24年多彩贵州秋冬季旅游新闻发布会上,推出支支串飞、小车小团、贵南冬季阳光休闲旅游带、民俗节庆、温泉康养、南国滑雪等六类特色产品。其中贵南冬季阳光休闲旅游带产品中,将罗甸纳入重点推荐,并推出罗甸-贞丰-安龙-从江精品旅游线路,对外推介被誉为“东方洞穴博物馆”的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充分发挥贵州南部地区“温暖冬季”的自然优势,吸引北方和老年客群来黔旅居生活,展示罗甸作为冬季康养养生天堂的独特魅力。二是黔南州持续擦亮“阳光罗甸康养湖城”城市名片,打造“享村游 趣罗甸”“享玩水 趣罗甸”“享钓鱼 趣罗甸”“享暖冬 趣罗甸”等系列活动,丰富康养旅居内涵。三是深化选题策划。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理念,聚焦“大健康养生旅居目的地”发展定位,精心策划选题,发布《首批“候鸟老人”已达罗甸开启康养之旅》《罗甸:稳步推进康养旅居地产建设 助推康养旅居产业快速发展》等康养旅居相关稿件,展现罗甸独特魅力。四是创新传播方式。开设《暖冬罗甸》专题专栏,利用好县级新媒体,创新宣传形式,制作《首批“候鸟老人”已抵罗甸,开启康养之旅》等新媒体短视频,在“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微信视频号、“罗甸融媒”APP、“罗甸融媒”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刊播,实现了浏览量、点赞量和评论量的显著提升。五是加强对外宣传。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宣传效能,主动邀请各级主流媒体到罗甸实地采访报道34条次,有效提升罗甸康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是强化合作联动。与广西六县、四川新西华旅行社、贵州天悦旅游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发布罗甸旅游线路产品,向广州、重庆、成都、贵阳等目标客户群体宣传罗甸的康养资源。罗甸县云泽康养幸福村通过自媒体平台向服务的贵阳、省外老人推荐罗甸康养旅居生活。
(二)推动罗甸开展各种宣传营销引流。2023年以来,黔南州多举措支持罗甸开展暖冬旅游宣传推广引流工作。一是扩大宣传推介渠道及力度。随着“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以及在罗甸县举办的暖冬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罗甸暖冬旅游资源及产品优势不断凸显。二是整合融媒体营销,紧盯客源市场开展推介活动。通过与腾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对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名胜区、红水河景区、上隆寓农山谷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宣传,并开启线上直播,点击直播超过120万人次。围绕罗甸暖冬旅游资源优势,在抖音平台发布罗甸旅游宣传打卡视频,浏览量达100万,点赞超3.5万。近年来,围绕罗甸暖冬旅游资源优势,分别赴重庆、成都、广州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暖冬主题旅游推介(招商)活动,宣传黔南州暖冬旅游资源、产品及精品旅游线路,提升“绿博黔南 康养之州”“暖冬罗甸”旅游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支持罗甸县加强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省生态环境厅
将根据职能职责,持续推进罗甸县大气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相关工作。
(二)支持罗甸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省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做好康养产业发展相关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指导黔南州将罗甸康养旅游纳入正在编制的《黔南州贵南高铁沿线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带规划》,将罗甸县暖冬资源纳入贵南高铁沿线休闲康养度假带进行重点考虑,串联贵南高铁沿线平塘大射电、荔波樟江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形成休闲康养度假精品线路产品。指导罗甸县对冬季康养旅游业态进行丰富提升,培育提升水上船览、水上民俗展演、水上运动等新业态,打造新爆点,提升罗甸旅游的影响力。支持罗甸县按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国家标准要求,推动玉湖康养度假区进一步优化度假区空间布局,完善康养度假旅游业态和设施,提升度假旅游服务水平,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三)支持罗甸县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黔南州将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提升列为州政府“六大提升行动”工作任务推进,通过省、州、县三级培训,支持罗甸县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推动罗甸县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比率不低于60%。省民政厅持续支持罗甸县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推广罗甸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经验做法,继续支持罗甸县提高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
(四)积极宣传推广罗甸县康养品牌。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
关部门以及黔南州人民政府将整合媒体宣传渠道,借助罗甸县举办的暖冬系列体育赛事等活动宣传造势,广泛联动人民网、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主流新闻单位网站、新媒体平台,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名胜区、红水河景区等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宣传。联合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及同程、携程等OTA平台创新开展罗甸文化旅游宣传和产品推介,提升“暖冬罗甸”旅游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
贵州省民政厅
2025年6月27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焦扬;联系电话:86850261)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