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罗宁厅长在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字体:[]

坚定信心  乘势而上

全力推动“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在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的讲话
罗  宁
(2016年7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重大决策部署,分析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明确下半年工作落实要求。刚才,各市(州)、贵安新区和省直管县民政局长就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作了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到大家围绕推动民政加快发展讲的非常好,既体现了省厅年初重点工作安排,也紧密结合了本地实际,呈现出很多工作亮点。绍敏同志对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灾区因灾返贫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府办发电﹝2016﹞190号)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紧抓机遇,善于作为,全省民政事业“十三五”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全省民政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领导48 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今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中有民政的社会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省人大即将审议通过《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报请省两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报请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确立了民政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国家民政部十分关心和支持贵州民政工作,上半年,立国部长、宫蒲光、高晓兵副部长先后到我省调研,高度关注我省社会救助、地名普查、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落实、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工作。特别是立国部长在调研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中,一句“这个地方不简单”,充分体现了民政部对我省民政工作的肯定。上半年民政部下拨我省民政资金10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持续加大对我省民政工作的支持力度。省厅也加大了对市县民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力度,厅领导到市县调研指导50余次,共下拨民政资金75.24亿元,有力指导推动市、县民政工作扎实开展。
      上半年,全省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大扶贫、大数据”战略,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推进重点工作为抓手,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劲头,紧抓机遇,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社会救助托底功能明显提升。全面完成年度低保提标工作,分别有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6.7万人、286万人的基本生活。毕节市坚持应保尽保,全市年度核查后农村低保对象较上年增加7.7万人。全省65.4万农村低保对象纳入粮食救助范围,分别对10.8万户次、162.6万人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44%,较去年底增长了3个百分点。遵义市敬老院法人登记率100%,集中供养率达到60%。上半年全省共支出各项社会救助资金4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二是灾害救助高效有力。民政部针对我省灾情两次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87亿元,救灾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下拨救灾资金1.31亿元,保险理赔因灾倒塌农房兑现资金7100万元,有效保障了全省65.2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精准实施冬春救助,投入资金5.1亿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298.2万人次。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储备救灾物资价值达1.2亿元。三是社会福利工作加速推进。明确健康养老产业调度项目30个,总投资128.96亿元,计划今年总投资27.57亿元;启动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受益国办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在院老人6766人,编制外职工1770人;持续抓好21449名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1个亿发放到位。四是慈善和福利彩票实效明显。成功举办第三届贵州省慈善项目推介会,募集捐赠款物6.07亿元;福利彩票销售13.2亿元,超过全国平均增幅。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有序推进。省政府在黔南州福泉市召开全省城乡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协商和组级村民自治三项试点。对24个县申报的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示范(达标)进行了评估,核定2015年完善率,出台《贵州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二是社会组织管理效果明显。争取中央财政469万元、配套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150万元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制发《“社会组织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举行启动仪式,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动员80多家全省性社会组织结对帮扶320个贫困村;加大依法管理社会组织力度,保证社会组织建设迈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迈出新步伐。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申报工作。下拨优抚安置经费11.4亿元,享受抚恤补助优抚对象22.86万人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组织培训自主就业创业退役士兵5000余名。制发《贵州省农村建档立卡复员退伍军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全省纳入城乡低保复退军人5.5万人,纳入精准扶贫1万余户,享受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定期体检9.2万人,复退军人危房改造竣工4.9万余户。深入挖掘黔南州福泉市精准扶贫、铜仁市玉屏县解决医疗难、遵义市汇川区搭建创业平台等帮扶解困经验并大力宣传。全力做好复退军人的信访维稳工作,接待复退军人来访60批次1000余人次,贵阳市果断依法处置了“6.16事件”。
      (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取得新成效。一是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年内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任务已完成过半;新建、改(扩)建殡葬、儿童福利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二是行政区划调整稳妥推进。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得国务院批复,遵义县设置为播州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复撤并乡镇38个,撤乡设镇59个,设置街道32个。三是地名普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承办国务院普查办在我省举办了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培训班,各项工作正在推进。四是强力推进殡葬改革。扎实抓好“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生态节地安葬。大力推行殡葬火化力度,火化率提高到42%。今年黔东南州麻江县、黔西南州兴仁、安龙县实现火化。五是民政管理信息化服务效率显著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管理、优抚安置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
      (五)各项改革任务取得新突破。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事项深入推进。省荣康医院与贵阳中医二附院成功合作办院;我省第一批11家试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名单获国家批复同意,创新推行社会组织“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二是创新社会救助制度扶贫模式成效突出。创建分区域划档次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2015年的2695元/年提高到3184元/年,增幅18%;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2015年的464元/月提高到510元/月,增幅10%。三是深化社会体制和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取得成果。印发农房灾害保险理赔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部省合作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工作方案;印发社区减负增效贯彻意见;完成123件规范性文件清理;编制2017年具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资格全省性社会组织目录。四是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亮点纷呈。贵阳市紧紧抓住发展大数据为契机,探索建立“互联网+”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云健康”养老信息化服务试点,健康养老集群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安顺市西秀区出台城市社区建设“1+8”系列配套文件,理顺社区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社区建设平台,初步取得可复制可借鉴经验;毕节市大方县着力构建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养、助业“六位一体”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体系,建立困境儿童“1+4”帮扶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南明区、盘县、纳雍县、威宁县、贞丰县、黎平县建立健全“救急难”各项机制,全面推进综合试点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总的来看,上半年的工作很有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归结为四条:一是创制创新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快。对上级民政部门和党委政府下发的重要政策文件,部分市、县民政部门没有出台配套的落实方案和推进举措,一些党委政府和社会密切关注的如防灾减灾救灾、养老事业等重点领域缺乏政策和制度支持。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推进民政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创新的“重头戏”在基层。从民政部网站省市动态栏目中,各省市民政工作创新力度很大,而我省民政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进度还不够快,完成民政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民政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从刚才汇报的上半年工作情况看,各地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有诸多工作亮点,但总体上新闻媒体对贵州民政工作的宣传报道较少,各地还需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普遍建立宣传队伍和网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力争在扩大民政宣传上有新的突破。四是担当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从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看,仍有少数市、县民政部门和干部仍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仍缺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一些工作落实很大程度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各级民政部门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二、突出重点,顺势加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上半年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看,各项工作开局有力、调度有序、扎实有效、持续向好,但完成好下半年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工作力度,切实找准民政改革事项的主攻点、创新点、突破点,推动救灾、安置、殡葬、社区建设等改革任务顺利推进;面对日趋繁重的复退军人信访维稳工作,要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好43号文件,全面建立帮扶解困机制,切实履行牵头协调职责,确保复退军人群体稳定;加快推进地名普查工作,强化普查质量,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普查工作阶段任务;加速推进各类民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总之,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冲刺发力,确保下半年工作的圆满完成。这里,我再着重强调七项重点任务:
      (一)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在“大扶贫”战略行动中,民政部门肩负着“五个一批”中的兜底职责。职责有多重?去年全省农村低保对象329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6.7%。低保就是扶贫兜底的主战场,民政就是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各级民政部门要清醒认识我们在兜底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低保对象又减少了43万人,仅占农村居民总量的7.9%。作为主管低保工作的职能部门,我们对低保兜底政策是否把握准了?何时兜底、如何兜底、兜底多少有没有谋划?昨天王振耀院长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想大家也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当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灾区因灾返贫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作为头等大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通知精神,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二)着力抓好规范应急救灾管理。今年以来,全省共有8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5.15亿元。当前正值主汛期,各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全力抓好汛期防灾减灾各项工作。要充分认识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机制、预案、流程,落实责任。要强化应急值守,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及时、规范、准确上报灾情信息,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核实核准灾情,牵头统筹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实施减灾安居工程,整合资源打造一批集中建房“亮点工程”,切实做好住房因灾倒损和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群众的恢复重建工作。要严格按政策规范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将救灾款物真正用到受灾群众身上。
      (三)着力抓好《慈善法》的贯彻落实。《慈善法》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的宝贵结晶,是我国慈善制度建设最新最大的成果,是对民政系统和有关部门合力推进慈善工作的充分肯定。学习贯彻《慈善法》,创新开展慈善工作,对推动我省慈善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从昨天到今天上午,省厅在这里进行了《慈善法》学习培训,大家回去后,要抓紧组织学习培训、抓紧落实工作责任、抓紧制定配套规定、抓紧推进试点实验、抓紧做好宣传工作;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把组织实施慈善法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努力推动我省贯彻实施《慈善法》工作落地生效。
      (四)着力抓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今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以贯彻国务院两个《意见》为主线,以健全机制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关爱保护、兜底救助和监护职责得到细化落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两类儿童服务保障水平得到了提升。但也存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对象认定识别标准不统一、随意扩大或缩小识别口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上下衔接、部门联系、条块互动不够等问题。7月12日,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工作调度会,陈鸣明副省长在会上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明确下半年开展一次督查活动。各级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比天大”责任意识,以“输不起”的态度和“马上办”的作风,勇于担当,进一步牵头整合资源,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切实把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和救助保护工作落实好。
      (五)着力抓好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我省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这项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程序性强,社会各方关注度高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各种矛盾和各类问题。各地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政策意识和程序意识,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要按照省指导小组和省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坚决制止和查处拉票贿选等违法行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力争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实现参选率90%的目标,稳步提高海选率和直选率,确保每村有1名以上女性委员。
      (六)着力抓好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学习贯彻好中办国办下发关于社会组织管理的重要文件,是各级下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建立起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社会组织工作汇报制度,以“大数据管理服务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大扶贫中发挥作用”为主要思路,代党委政府草拟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意见。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协调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协会商会,按时完成脱钩试点工作。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指导做好了解社情民意、签订帮扶协议、拟定帮扶措施工作。要积极争取编制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县级民政部门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社会组织管理日常工作。
      (七)着力抓好民政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意见》文件精神,今年5月份省厅已经厅长办公会研究,成立筹建贵州民政综合业务平台领导小组,并从今年起建设涵盖全部民政业务的省厅综合信息平台“民政云”。改变民政内部的数据分割局面,以数据汇聚、融通来推进数据的综合应用,利用“大数据”推动民政各项工作的“大落实”。各市(州)要梳理本地区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和运行情况,研究提出业务工作的需求和建议,加强与省厅对接,为民政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三、锐意进取,狠抓落实,保持贵州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真干才能敢为人先。圆满完成下半年任务,全省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必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有“不干则退”的思想和苦干实干的精神,锐意进取,狠抓落实,保持我省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要增强学习意识。当前,正值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级民政部门领导班子要发挥率先垂范作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深刻学习领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真正解决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继续解决好仍然存在的作风问题,使各级干部队伍更有战斗力,更有工作效率,更有工作水平。要结合民政职责,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将“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我们开展民生保障工作的根本指针,切实把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科学合理地履行到位;坚持以城乡社区为重点,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各项工作,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切实关心爱护优抚对象,弘扬烈士精神,做好抚恤优待安置工作,为推动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要认真抓好规划。民政部“十三五”规划已印发,省厅“十三五”规划正在完善当中,各市(州)要加强与厅机关的对接,切实做好与省厅规划的衔接,各县(区、特区)特别要注重把省、市(州)规划提出的各项量化指标纳入本级民政规划。要加强和民政业务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确保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级专项规划之间也要加强衔接,保证规划目标、投资安排和政策手段的有效对接,使规划更具操作性。各级规划要力争11月底前完成。
      (三)要加快创制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省民政工作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与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要求,民政工作面临怎样在政府主导下,发挥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产业的激励扶持作用,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怎样健全家庭收入财产核对机制达到内容完整、机构普及、信息平台完善;怎样配合深化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怎样制定贯彻《慈善法》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地生效;怎样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增强基层群众自治功能等诸多问题。破解这些问题,仍然要加大创新创制力度。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加快创制步伐,争取尽早出台推进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民政事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同时,要加强民政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做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掌握行业发展的主动权。
      (四)要切实勇于担当。当前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大事多、难事多、矛盾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各级民政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深刻认识民政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使命,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雷厉风行,一抓到底,把党和政府为民、爱民、亲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树立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开弓没有回头箭,攻坚正当进行时。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发图强,努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创造民政事业新的辉煌,为决战决胜小康作出民政部门应有的新贡献!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方式|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