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为办好老年食堂民生实事,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以“谋、选、惠”三字诀,让居家“养老”变成舌尖上的“享老”。
聚焦群众需求,精心“谋”布局
调研能动,精选点位。坚持“问需、问计、问效”原则,革新“只建不管”的弊病,通过需求评估、实地踏勘,充分考虑交通、环境、运营等综合因素,择优选择老年人经常性、习惯性的聚集点,累计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建成老年食堂8个、餐位500余个,月供餐1万余人次。
部门联动,实事办实。民政、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协同发力,参与指导食堂建设,确保消防、食品安全符合规定。同时积极协调水电气供应单位,落实8个公益性社区老年食堂水电气的惠民价格,为老年食堂运营奠定基础。民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老年食堂运营奖补资金30余万元,大力扶持老年食堂前期运营。
乡镇主动,灵活机动。乡镇(街道)政府食堂人少运营成本高,干部职工到老年食堂用餐,单位补助部分餐费,既减轻政府负担,又保障老年食堂运营。
聚焦环境资源,精准“选”点位
结合市场促运营。康佳社区老年食堂位于老旧小区中心,老年人较多,又毗邻兴源农贸市场,人流量大,采购物资也极为便捷,该食堂以定点供餐为主,通过提供平价自助餐服务,以及老年人餐费减免优惠,吸引大量老年人到食堂用餐,通过薄利多销保障食堂持续运营。
结合机关促运营。滨东社区老年食堂结合辖区原赤天化、华一纸厂和赤水轮船公司等企业退休职工多的情况,每天实行早、中、晚供餐,满足老年群体用餐需求。同时,还接纳周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分时段自助用餐,促进消费增收,保障食堂持续正常运营。
结合商区促运营。太平社区老年食堂位于市中心,毗邻商铺、企业、个体经营户居多,通过推出特色餐服务,以及一公里内免费送餐服务,在满足辖区老年群体用餐需求的同时,又吸引大量商铺老板、企业员工用餐,确保持续运营;
结合移民促运营。天苑社区老年食堂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是市内最大的安置区,搬迁人数超3000人,其中老年人达500余人,该食堂主要面向安置区内居家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为其提供平价、安全、便捷的自助餐服务,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
聚焦公益属性,精细“惠”养老
公建公益,确保公益属性。市民政局牵头筹资建设,乡镇(街道)共同协作建设,社区全程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并由社区自主运营。
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自主作用,采用“党建+志愿者+群众”模式,动员50余名老党员、退休教职工、志愿者等参与食堂管理,推选群众代表担任食品质量监督员,对食材、卫生、餐具消毒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采购食材为新鲜优等食材,杜绝使用冷冻食品,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政策到位,真正惠及老人。根据不同年龄实行分类减免优惠策略,60-69岁的老人减免2元/餐,70-79岁的老人减免4元/餐,80-89岁的老人减免6元/餐,9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特困人员免费用餐。目前,全市已累计减免老年人餐费3.5万人次13.5万元。老年食堂还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推出营养餐、养生餐、老年餐等,让老人快乐用餐、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