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不整“无事酒”,坚决不赴“违规宴”,正常整酒不铺张,邻里生活都安康……”近日,在铜仁玉屏亚鱼乡郭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陈定华正用接地气的方言,通过大喇叭向村民喊话。正值升学季,这样的移风易俗宣传覆盖了全县所有村(社区),成为当地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实践。
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村头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抵制“升学酒”“谢师宴”的倡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民们议论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让人情往来更清爽......这正是玉屏以务实举措治理滥办酒席、倡导文明新风的缩影。该县将作风建设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把治理“人情债”作为减轻群众负担、培育文明乡风的具体实践。
“以前村里办酒压力大,现在啥酒能办、办多大规模、礼金多少,规则里写得明明白白,心里有本账了!”新店镇老寨村村民老杨指着公示栏新张贴的村规民约感慨道。
为筑牢移风易俗制度根基。该县制定《婚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清晰划定酒席操办边界,印发《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构筑起坚实的屏障。目前,玉屏102个村(社区)均将抵制滥办酒席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并实体化运行,为文明办酒提供了明确遵循。
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尤为重要。今年5月16日,玉屏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村支两委深入学习《铜仁市规范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操办酒席管理办法》,亮明纪律“红线”。“文件学透了,心里那根弦就绷紧了。自己不能违规办,还要劝导亲友邻居简办新办。”紫气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县党代表尤金说。
为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玉屏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线上,15部接地气的宣传小视频广泛传播;300余条倡导节俭、抵制陋习的信息发布。线下,182场宣讲活动深入村社院落,这场“敲门行动”和集中宣讲覆盖32400余人次;17场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暨“戏曲进乡村”“移风易俗树新风”系列文艺巡演走进基层,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从规范党员干部到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从线上倡议到线下“面对面”宣讲,文明新风带来了民心舒畅,文明乡风正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勃勃生机。(冉丽娜 涂浩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民政厅 承办:贵州省民政厅信息中心
厅值班室:0851-85916000 传真:0851-86817949
电子邮箱:smztxxzx@guizhou.gov.cn 版权所有:贵州省民政厅
黔ICP备05000312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009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101
建议您使用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