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近年来,凯里市整合信用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职能,创新试行建设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交易”六位一体的村社便民服务站(简称“村社宜站”)平台,加强村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行“政务服务不出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融合多方平台,服务功能“一站集成”。设立村级“惠民超市”。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在人流量较大的“村社宜站”内建设惠民超市,结合村民需求特点由银行联系供货企业,让村民享受便利性的购物,减少了消费成本。建设村级金融服务点。依托便农自助终端等自助机具,把银行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延伸至“村社宜站”,为群众提供小额存取款、代理缴纳电费、话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办理贷款发放、购买理财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凯里市131个行政村布放了213台“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设备,2020年累计为农户节约往返集镇交通成本442.68余万元。增设供销社服务平台。
优化组织设置,服务链条“一贯到底”。基层党组织“统领”。将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在“村社宜站”设立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做好农特产品的生产、收购和销售工作。村党组织全面直接统筹“村社宜站”发展和建设工作,依托部门资源,推动本村乡土人才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目前,3个试点村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上架农特产品12种,培养乡土人才32人。党建活动评分晋级“引领”。
由党建联合体每季度至少联合开展1次“主题党日”、支部联宜等党组织活动,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依托“村社宜站”建设开展支部晋星、党员积分活动,获得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五星级党支部以及积分较高的党员,可提高市农商行等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降低信用贷款利率。党建联合体“率领”。以“惠民超市”为载体,建立村党组织、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帮村单位“党建联合体”,推广“基层党建+农村信用工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
整合优势资源,服务项目“一站多元”。推动云上服务。为解决村民群众发展少信息、缺技能的问题,依托农商行服务多媒体平台,开展“三农”教育培训,重点提供“三农”知识辅导和在线培训,村民群众可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形式,获取农业政策、产业技能和法律、金融等知识。同时,“村社宜站”探索提供农业、医疗等专家在线“问诊”,解决生产发展、生活便利难题。2020年11月以来,已经组建了包括农商行客户经理、州、市农业专家、家庭医生、镇(街道)及驻村干部在内的2000余人的辅导队伍,开展集中宣讲辅导1127场次。强化云上对接。“村社宜站”依托“黔农云”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适时发布农产品购销信息、劳务中介信息和价格行情信息,开通适时查询功能,可向省内农户和省内外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做好信息对称,实现农产品线下“内循环”、黔货出山线上“外循环”。细化“点对点”线上服务。在春耕备耕时机,顺应村民群众对农资(化肥、农药、地膜等)产品的需求,由村民点单,农民专业合作社派单,市供销社接单开展服务,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
村民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在金融平台方面,建立了电子系统,为村民群众构建了立体多元、运行顺畅的信贷支持,村民群众足不出村、动动手指就可以办理政务服务工作;在开办惠民超市方面,提高了便利性,减少了运费成本,让老百姓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的商品;物流网点进村日益增多,电子渠道日益完善,服务渠道更加多元,方便群众办事、购物。搭建电商平台,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民部分农产品“买卖难”问题。
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增强。通过试点推行信用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联合体”机制,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围绕“农民得实惠、村集体经济得发展、服务平台得保障”三大服务职能,进行涉农部门、产业链、合作社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党员积分管理,激发了各党组织和党员内生动力。
激发了抓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建立政策允许、群众认可、覆盖面广的收益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不强,收益渠道不广、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产生的经营性收益,能够用于支持村“两委”发展的基础性开销,工作人员绩效奖励开支等。如开怀街道悦来堡村运行收益情况,超市员工每月可获得报酬3000至4000元,村集体每月可获得2000元,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